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性色,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黄色亚洲一区网站入口,国产裸体裸拍在线观看,校花高潮喷水视频,天天操,天天摸,天天搞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寧德市旅游

寧德市文物古跡介紹

國興寺游覽區(qū)
  進入太姥山景區(qū)核心區(qū),一般先到國興寺游覽區(qū)。在景區(qū)廣場可仰望太姥山標志景點夫妻峰和峰林奇觀十八羅漢巖;沿著右側步游道向前走幾步,就到國內絕無僅有的唐朝七級八角實心石塔楞伽寶塔,以及建于唐乾符年間的國興寺遺址;拐到寺后,可到龍?zhí)逗鲇^烏龍崗奇峰及其水中倒影,登觀霧崗做一回騰云駕霧的活神仙;穿過掛滿紫藤的綠色長廊,登上中國近代海軍的開創(chuàng)者薩鎮(zhèn)冰捐建的1.5公里長薩公嶺,沿途林木參差,山花爛漫;到涌翠亭,可近觀夫妻峰,眺望元寶石,駐足欣賞“太姥無俗石”摩崖石刻和海浪石;再走不遠,便到素有天然空調美譽的柳杉坪,之上就是迎仙臺。夫妻峰是太姥山的標志性景觀。這座山峰被流水節(jié)理侵蝕出一條縫隙,頂端一高一低的兩個石蛋,看上去就像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由于欣賞角度的不同,從這里看,他們是相擁相抱,從另一角度看,則是背的姿勢。羅漢峰,拔地頂天,前擁后趕,高低錯落且秩序井然,擾如神龕上的羅漢,形象栩栩如生,體態(tài)欲……[詳細]
溪塔葡萄溝(福安溪塔村葡萄溝)
  溪塔葡萄溝福安穆云鄉(xiāng)溪塔葡萄溝2A級旅游景區(qū)日前開張迎賓,這個景區(qū)包含野生刺葡萄、穆陽水蜜桃等生態(tài)觀光農(nóng)業(yè)和畬歌對唱、欄橋、古驛亭等民俗風情和旅游景觀。特別是一條綿延5公里的葡萄溝,綠蔭蔽日,溪水潺潺,實為避暑勝地。初夏時節(jié),正值葡萄抽穗掛果期,福安市穆云畬族鄉(xiāng)溪塔村的葡萄溝,藤蔓早已爬滿藤架,溝上郁郁蔥蔥、綠蔭蔽日,溝下清流潺潺、令人流連。“畬族精神是個寶,祖訓四不說得好:一是人窮要思變,無衣無食不能討;二是自丑不出嫁,免得受欺又挨罵;三是寧辱不屈服,當個正義好民族;四是朋友不出賣,為人重節(jié)莫無賴。山哈祖訓傳至今,條條道理要記清。”這是張貼在溪塔村文化室墻上的“山哈祖訓”,赫然醒目。畬族自稱“山哈”,意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溪塔是個以藍姓為主的純畬族村落,其藍姓開基始祖的后裔自十六世紀從廣東潮州遷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世代更迭中,溪塔畬民始終秉承祖訓,篳路藍縷,自強……[詳細]
3、齊云寺
齊云寺
  古田齊云寺被0寧德市委定為革命歷史文化遺產(chǎn),列入寧德市旅游局閩東蘇區(qū)山海紅色旅游景點,2005年省委省政府決定把齊云寺作為紅色旅游景點對外開放.齊云寺已經(jīng)成為集革命文化,自然景觀,古代建筑和宗教文化于一體的閩東旅游好去處. 齊云寺建于北寧三年(1066年),位于鳳埔與平湖交界,離古田新城20公里,地理條件優(yōu)越.東靠古田翠屏湖,毗連寧德三都澳;北接屏南白水洋,延伸周寧鯉魚溪,是通過古田火車站對接黃山、武夷山國家紅色旅游線路必經(jīng)之路。這座千年古剎,寺宇巍峨壯觀,殿亭布局合理。建有大雄寶殿,地藏殿,韋伏殿,觀音堂、積善堂、客堂,還有蓮池寶塔,放生池。去年又增設了紅色革命據(jù)點紀念堂。寺內塑許多金光閃閃的佛像。寺前豎有清乾隆三十八年福州府古田縣正堂的“仁讞”石碑;寺門兩柱刻制“齊皆積享先三寶,云可霖福四方”的對聯(lián);兩條浮雕彩龍,巧奪天工。寺外還建有土地殿、迎客亭、半山歇息亭、水尾亭;去年又在寺……[詳細]
古田溪山書畫院
  五十年前,古田舊縣城東北郊外兩溪交匯處的沙坂高地處有座建于宋淳化二年(991)的溪山書院,朱熹曾在此講學,并題匾曰“溪山第一”,曾圮于水,明清兩代曾重建、重修,清代每年盛夏這里是詩人雅士吟哦之所,1952年為大水沖毀,1958年建古田溪水庫,溪山書院舊址亦隨之沉入湖底,人們總是念念不忘。五十年后的今天在原溪山書院不遠處的翠屏湖后垅后島建起溪山書畫院,真是令人歡欣鼓舞! 暮䴙I碼頭乘溪山號輪船航程20分鐘,就可望見后垅后島上一座巍峨聳立的主樓和衛(wèi)星拱衛(wèi)式的別墅群點綴掩映在綠水青山之中! ∠麓螅瑥哪铣毖厥壎,直奔古香古色的書畫院主樓,進入正門,青石門邊鑲嵌著朱熹手跡的對聯(lián)是:碧海開龍莊,青云起雁堂。橫批是溪山書畫院院長-堂書寫的“溪山書畫院”五個大字,門內天井是鵝卵石鋪成的。靠上廳旁的天井中有巨石,石上又現(xiàn)朱熹筆跡“引月”兩字,上有仿朱熹筆跡“溪山第一”四個大字! ∮勺笥覂勺呃瓤伞[詳細]
長洋徐氏古民居群
  吉巷鄉(xiāng)長洋村有一群古民居,博得專家的高度贊賞,專家坦言:長洋古民居群古樸壯觀,獨具風姿,文化底蘊深厚,保存狀態(tài)良好,是福建大地上傳統(tǒng)古建筑的一朵奇葩。一位著名畫家專程來這里寫生,看到這古樸瑰麗的景觀,大為驚訝,執(zhí)意要多留幾天多畫幾幅,才意猶未盡的離開,畫家感慨萬千地贊賞:這是歷史留給后人的無價之寶。 該古民居始建于晚清年間,傳說是一位徐姓錢莊財主,在外做生意積累了大量財富,為光宗耀祖,世代顯赫,便耗巨資,大興土木,蓋了這片豪宅。 古民居分前后兩排連在一起,坐西朝東,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主人建宅選址講究避風朝陽,依山旁水。這里四周是綿綿青山,一條清泉自北而南從村前流過,非常符合中國傳統(tǒng)的風水觀。 古民居整體建筑吸取了徽派建筑的方正和氣派的特點,又廣納南方庭院建筑的靈秀與綺麗,外觀及風火墻有徽派建筑的豪邁氣勢,三層式風火墻層層迭起,微微翹曲,輕盈舒展,像一只只山鷹,隨時會……[詳細]
6、獅峰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獅峰寺
  獅峰寺。又稱獅峰廣化禪寺.位于福安市柏柱洋獅峰山麓:距縣城30公里。寺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年),原在山頂,明永樂年間(1403—1424)移建于此。據(jù)載。明武宗曾游此寺,御題寺匾“獅峰廣化禪林”,并贈詩,詩中有“影動方池魚驚客,聲來半嶺竹引風”之句。清嘉慶年間(1796—1820)重修。寺院占地1.3萬平方米.坐西朝東,傍山而立,建筑雄偉。雖時歷千年而廟貌尚存。傳說古時一老僧云游四方,見此處群山如拱如揖,流水如白練繞山而去,其間一山,酷似雄獅,高踞群峰之中,氣魄雄偉,便欲在此建廟。于是老僧便乘夜移來一香爐置于山麓一林姓人家門口。翌晨,主人見香爐遂將其移置他處;次日開門,香爐又在家門口,如是數(shù)日,林家主人驚詫,莫知所以。忽聞木魚聲響,見一老僧從遠處走來,遂向其請教。老僧說:“這是佛祖有意,要主人捐宅建寺!绷旨抑魅司途璩霭刂罅旨胰刻锂a(chǎn)房屋,用于建寺。寺院落成后,林家祈求佛祖指示安家之……[詳細]
福鼎香山寺游覽區(qū)
  香山寺游覽區(qū)在九鯉峰之下的山谷中,可由經(jīng)過一片瓦前往,亦可進入山門后直接走香山寺公路。香山寺始建于明朝,原名“妙香庵”。大雄寶殿前有塊巨石叫“犀牛望月”,牛頸有一天然巖洞叫“犀牛洞”,洞壁上有一聯(lián):“秀句滿江國,芳聲騰海隅”,乃清戶部尚書,同治、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所題,舊時佛堂就建在犀牛洞內。香山寺周圍的山谷盛產(chǎn)蘭花,花開時節(jié),幽香陣陣,故寺名叫“香山寺”。游畢香山寺,沿左側石徑朝一片瓦方向走,見一氣勢恢弘的殿宇,為“五百羅漢堂”。五百羅漢堂,占地約4000平方米,殿內供奉著由緬甸漢白玉精雕細琢而成的五百尊羅漢坐像,每尊高1米左右的,還有六尊大型漢白玉佛像。羅漢,全稱阿羅漢,即自覺者,稱已滅盡一切煩惱。釋迦牟尼涅槃后,其弟子迦葉召集眾多比丘在王舍城共同憶誦佛教經(jīng)典,后按脅尊者比丘建議,在迦濕彌羅(今克什米爾)召集五百羅漢,論釋經(jīng)、律、論三藏。五百羅漢是佛教的結集者,可以說,沒有五百羅漢,……[詳細]
8、平興寺
平興寺
  平興寺坐落于“佛國海天”——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東南500米之坪崗山麓,文革期間由十余名僧人創(chuàng)建。遠處怪石嶙峋,群山環(huán)抱;近處松竹并茂,疊翠重重;曲徑通幽,實乃隱逸修真辦道之勝地。平興寺在界詮法師的帶領下,發(fā)揚佛教優(yōu)良傳統(tǒng)。以普度眾生為根本,也為慈善事業(yè)做出貢獻。1966年,文革伊始,由福鼎縣-部組織全縣僧眾由青藏法師為首創(chuàng)辦佛教徒茶場。十余名僧人于此結茅而住,墾荒種植,早晚課誦,從未間斷。1977年,禮請世行法師移錫于此,住持改建本山道場。因平地而起,興作道場,故名“平興寺”。1991年,界詮法師返山,協(xié)助擴建道場,健全寺院規(guī)約。時年,修建大殿與僧寮。1992年,開辦普隱學堂,以教通諸宗、行依律儀、修歸凈土為宗旨。十方衲子聞訊踏至而來,依止修學。參學問道者慕名而至,人數(shù)日增,住房等設施遠不敷用,無法安僧以供修學。于是1998年,再度擴建五觀堂、凈業(yè)堂、云水堂、尊客堂等。2000年初,為排除……[詳細]
梅鶴古建筑群
  梅鶴古建筑群位于寧德市蕉城區(qū)虎貝鎮(zhèn)梅鶴村,年代為宋至民國。簡介:包括三座橋(九跳橋、沉字橋、柳墘橋),一個門(石闕門),三處宮廟(車山宮、東岳宮、林公宮),一處明代民居(十年廳),五處清代民居(方厝里、林居琫厝、林居清厝、林杜行厝、林贊幫厝),一處民國建筑(后為知青點)等14處建筑。九跳橋始建于宋,為三孔伸臂石梁橋,全長25米,寬2.4米。沉字橋又稱花橋,始建于宋崇寧五年(1106),清乾隆四十年(1775)及民國二十五年(1936)等數(shù)度重修,三孔石拱木廊橋,全長36米,廊屋面闊十一間,當心間做歇山頂橋亭。柳墘橋建于清光緒六年(1880),為雙跨石梁柱橋,占地面積約11平方米。石闕門建于明代,占地面積20.5平方米,是用塊石相向壘砌的門墻,頂覆石墻帽,前方底部做須彌座,兩墻之間為石鋪地面,前方五步石階,門前地面鋪設拜石。車山宮建于清代,祀獵神車山公,面闊單間,擱檁式懸山頂,宮內外八字排列……[詳細]
桃花溪革命舊址
  桃花溪革命舊址位于寧德市蕉城區(qū)霍童鎮(zhèn)桃坑村桃花溪自然村,年代為1934-1937年。簡介:包括中國工農(nóng)紅軍閩東獨立師師部舊址、葉飛舊居、阮英平舊居、范式人舊居、陳挺舊居、紅軍被服廠舊址及戰(zhàn)壕舊址。桃花溪(桃坑)地處霍童、虎貝、洋中三鎮(zhèn)交界地帶,山高林密,地勢險要,道路崎嶇,自然條件和群眾基礎好,不僅中國工農(nóng)紅軍閩東獨立師的誕生地、閩東三年游擊戰(zhàn)爭的重要支撐地,也是國共合作抗日后,閩東紅軍改編為新四軍三支隊六團北上抗日的集結整編地和起始地,成為閩東革命重要根據(jù)地之一。1934年9月底,閩東工農(nóng)紅軍獨立第二團、閩東工農(nóng)紅軍獨立第十三團及閩東紅軍獨立營在寧德桃花溪的支提寺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閩東獨立師,師長馮品泰,政委葉飛,副師長賴金標。獨立師師部設于桃花溪陳氏祖廳。中國工農(nóng)紅軍閩東獨立師的成立揭開了閩東革命新的一頁,從此黨在閩東有了一支統(tǒng)一指揮、英勇善戰(zhàn)的主力部隊。閩東紅軍在桃花溪一帶廣闊……[詳細]
11、鳳林祠
鳳林祠
  鳳林祠,也叫李氏宗祠,坐落于古田縣杉洋鎮(zhèn)西南3公里處。唐天祐二年(905)創(chuàng)建善院,置前后洋田贍之,立祖祠。后唐天成四年(929)改建善院,曰鳳林。由入閩四世祖李灞創(chuàng)建。迄今已1100多年。鳳林祠規(guī)模宏大,是藍田八景之一,舉目遠山則層巒疊翠,近觀水景則清秀徊旋。祠東有石柱高聳,乃唐時舊物,訴說當時的輝煌。祠門兩側立32副旗桿碣,均為歷代科名登第者所立,至今保存完好,蔚為壯觀。步入祖廳始祖座、廳壁上有宋代理學家朱熹墨跡“忠孝廉節(jié)”四字,均為1.2米見方,還有朱熹四句條副墨跡“春報南橋川疊翠,香飛翰苑野圖新;雪堂養(yǎng)浩凝清氣,月窟觀空靜我神!辈⒂兄麜嫾依钊籼幍膰媰煞 “俎豆千秋垂廟貌,簪纓萬世仰宗風!边@副由原-省長兼督軍李厚基撰寫的鳳林祠對聯(lián),記述著鳳林祠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沉淀。 鳳林祠坐落于古田縣杉洋鎮(zhèn)西南3公里的鳳林山下,是李氏奉祀入閩始祖李誨的祠堂。祠堂三進進深,占地……[詳細]
12、鳳林祠坐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鳳林祠坐
  鳳林祠坐落在古田縣杉洋鎮(zhèn)西南鳳林山麓下,枕西北面東南,為宮殿式建筑,三進,總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三向圍以風火墻,前為檐牙風雨墻。祠埕立有32副旗桿碣及七根石柱,為歷代科試登第碑刻者所獻。祠正門兩側石鼓一對,大門上有匾額“李氏宗祠”。祠門為木結構,歇山頂。祠面檐牙風雨墻,皆為泥塑花鳥草木裝飾。內側懸“尚書事”金字直匾。祠門內為走廊和天井,走廊橫檻雕梁畫棟,兩側油柱漆戶;天井中有百年丹桂等;正廳前臺階有功名石,左右兩側分別是宋元兩代古碑石兩塊,左是宋紹定四年(西元1231年)立的“李氏祠堂記”碑刻,右為元代至治元年(西元1321年)立的“李氏重建祠堂記”碑刻。梁間懸有各種功名牌匾。正中墻前是入閩始祖李誨及夫人彩塑,左右神龕供奉歷代列祖靈牌。中央有藻井。兩廡設“像賢”、“名宦”、“褒功”、“節(jié)孝”四堂。后座大柱皆為覆竹楹聯(lián),名家撰書,其中朱熹墨跡尤多,如條幅:“春報南橋川疊翠,香飛翰苑野圖……[詳細]
倉山煙臺山近代建筑群
  煙臺山近代建筑群,位于福州市倉山區(qū)煙臺山,清—民國年間建。由樂群樓、美國領事館、俄國領事館、匯豐銀行福州分行、英華中學美志樓、英華中學小禮堂、私立協(xié)和大學、蘭記脫胎漆器店等舊址組成。煙臺山近代建筑群保護范圍以建筑四周各外延30米。2013年列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樂群樓,亦稱“彈子房”、美國船員俱樂部,位于樂群路,1854—1859年由煙臺山附近以英國為主的各洋人領事館集資興建,二層,占地面積620平方米,是中國較早的西式娛樂建筑和洋人俱樂部。美國領事館舊址,位于麥園路,建于清晚期,坐南朝北,磚石結構,西式三層樓及地下室,粉淡黃色墻,占地面積150平方米。俄國領事館舊址,位于公園路,建于清晚期,坐南朝北,二層磚木結構,東歐建筑式樣,占地面積289平方米。匯豐銀行福州分行舊址,位于上藤路,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兩層磚木結構西式建筑,占地面積800平方米。英華中學美志樓,原稱芝美樓,位于樂……[詳細]
14、蟬林祠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蟬林祠
  蟬林祠位于古田縣杉洋鎮(zhèn)西北3公里的獅巖山麓。該祠坐北向南,木構建筑,占地1321.8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大門,華表門亭、下游廊、前天井、中在廳、后天井、祖祠廳。祠前為百余平方米的旗桿坪,左右豎立著數(shù)十副歷代科名旗桿石碣。祠門兩旁對聯(lián)為:“獅嶂鐘靈持厚,蟬林流澤孔長”。大門內有華表門亭,門上有如意斗拱,層層出挑以承托屋檐,中間掛一豎匾“狀元及第”,坊亭匾額為“蟬林祠文物館”,文物館共有館藏文物300多件。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構架,雙坡頂,風火墻。內有楷書:“檀樾主尚書堂”六字大匾牌。橫梁上懸掛有狀元及第、文魁、武魁、進士等古牌匾20多塊。廳內柱上分別保留有古代楹聯(lián)趣對24副,整體建筑保存完好。唐天寶十四年(西元755年),余氏始遷祖余煥于自福建建陽南遷古田杉洋。宋景德四年(西元1007年),余煥第五代孫余褐創(chuàng)建余氏宗祠。宋宣和年間,余褐第六代孫余深上奏宋徽宗,宋徽宗御……[詳細]
15、圓瑛故居
圓瑛故居
  圓瑛故居位于平湖鎮(zhèn)端上村,始建于明末崇禎年間。端上開祖文昌公,開村第一屋至今400多年,屬明代樣式二層木結構。主樓長10.5米,寬5.5米,計面積115.5平方米;其側房為4X4米二層樓,計面積32平方米;總計面積147.5平方米。圓瑛居住此屋系圓公祖上遺產(chǎn)。只知圓公爺、父輩三代住進此屋。圓公是開村第十一代后裔,圓公生母闕氏。圓公生于1878年5月12日,居住時間:出生至14歲在此屋居住。15-17歲到古田求學中秀才,18歲游涌泉寺并出家,19歲在家養(yǎng)病,20歲重新出家即1897年。從此離開此屋不復返,距今112年。此屋此后交由堂侄吳貞玉看管、居住。貞玉于上世紀70年代搬出,此屋至今休閑已有30余載!  2008年紀念圓瑛誕辰130周年,對故居進行修繕,整理,整理出4類遺物: 一是元銓公政績德行勛匾,圓公恩人吳元銓無私接納圓公進入私辦仟教齋,此匾原懸掛于仟教齋。 二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