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性色,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黄色亚洲一区网站入口,国产裸体裸拍在线观看,校花高潮喷水视频,天天操,天天摸,天天搞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文物古跡介紹

141、漾濞普光寺
漾濞普光寺
  普光寺普光寺,坐落在漾濞縣城南5公里云臺山林業(yè)局駐址內。這里傍山依林,林木蔥郁,交通方便;山花掩徑,林禽爭鳴,自然風景極為優(yōu)美。據(jù)傳普光寺始建于宋朝,后毀于兵火,明末清初重建。50年代曾被地方糧食部門征用改造為倉庫。1976年糧食部門將該寺房產(chǎn)轉賣給云臺山林業(yè)局。1983年該寺地基收回地方,以待開發(fā)。1986年初春,周圍群眾自籌款項在原地基上進行廟宇修復。至1991年,下關、大理、巍山、祥云、昆明、四川等地來的游客絡繹不絕,普光寺就此以每年七八萬元香火功德的收入,專用于會期活動和修復擴建。縣內外古建筑和雕塑方面的民間藝人,以極其深途的審美眼光,構筑了以“普光高照”為主廟的樓臺亭廊、梵宮舍宇、招待所等共11幢27間的建筑群。主廟建筑久遠,原為單層平房,1983年后兩次重修擴建裝飾,現(xiàn)為樓房3間,雕梁畫棟,文墨蒼勁,佛像數(shù)尊,香煙不斷。沿后臺上為大雄寶殿樓房3間,右側分別為藥舍樓房4間,招待所……[詳細]
昆明胡志明舊居
  胡志明舊居在華山南路南廊中段,現(xiàn)在的門牌是華山南路91、92號。坐南朝北,占地面積276平方米。磚木結構三層樓房,兩面坡中式屋頂,面闊三間,臨街外立面為西式做法,樓上每間均開條形窗,上層窗臺底線連貫微凸,裝飾簡樸。下層為店鋪,樓下設書店。二樓東面二間即為胡志明在昆明期間的居所之一。越南勞動黨主席胡志明,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多次來昆明從事抗日救亡活動。每次到時,少則二三個月,多則半年。由于當年政治風云莫測,斗爭環(huán)境復雜,根據(jù)實際斗爭的需要,在昆工作時住地有好幾處,常住于金碧路香油巷、崇善街、三節(jié)橋村(今新橋村)、太和街咖啡館等處,華山南路是他常住的地方之一。那時,他公開的身份是昆明金碧路南來盛餐廳的面包師。當年,與胡志明主席同住這里的還有警衛(wèi)員馮世才(后為越軍少將參謀長)。范文同、武元甲等越南領導人曾來此與胡會晤,共商大事?谷諔(zhàn)爭勝利后,胡志明回國,此房即成為居民住宅。1971年越南范文同總理、……[詳細]
南疆烈士陵園
  南疆烈士陵園南疆烈士陵園始建于1984年,1986年清明節(jié)主體工程竣工,人民向烈士進行憑吊。1986年清明、4月10日,先后有120個單位的干部職工,學校師生、烈士家屬及人民群眾共1.6956萬人進入陵園對烈士進行憑吊,其中:有來自河南、河北、湖南、四川、貴州等省的烈士家屬452人;有來自文山州內各縣黨政領導、機關干部職工、烈士家屬、學校師生、人民群眾5485人;有西疇境內機關、事業(yè)、企業(yè)、人民團體、人民群眾6296人。共敬獻花圈82個,盆花58盆,獻小花800余朵,種樹52株。在憑吊0現(xiàn)不少感人事跡:西疇縣一小一位年僅12歲的女少先隊員,用5個5分的硬幣插入一等功臣、戰(zhàn)斗英雄馬平的墓土,她說:“馬平叔叔,你為保衛(wèi)祖國獻出年青的生命,我決心學習你無私無畏的精神,鞭策我學習好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本領,完成你想做又未做完的事業(yè)!笨h委宣傳部牽丸縣總工會、團縣委縣婦聯(lián)、縣民政局領導共同組織縣直機關……[詳細]
144、沙溪興教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沙溪興教寺
  沙溪興教寺位于云南省劍川縣沙溪寺登鎮(zhèn)鰲峰山陽坡。興教寺是國內現(xiàn)僅存的明代白族阿托力佛教寺院。建于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兜嵯怠份嬜邘煼端}刻的楊升庵、李元陽詠海棠詩匾一塊。詩為明嘉靖十年仲春楊升庵和李元陽同游劍川石寶山路過沙溪興教寺時,適逢興教寺內的兩珠海棠簇簇灼灼,正在開放時兩人的唱和,F(xiàn)存大殿、二殿。大殿內有明代佛教壁畫12鋪。寺區(qū)周旁存合抱之古槐、古黃連木數(shù)株,山門前有大獅子一對,山門正對戲臺一座。興教寺之大殿、二殿,是滇西少有的明代重要建筑之一。大殿古稱大雄寶殿,坐西朝東,東西進深14.58米,南北順深18米。重檐歇山式九背頂,上下檐均架斗拱飛角。二殿古稱天王殿,坐向與大殿同,東西進深16.8米,南北順深19.8米,懸山式五背頂。兩殿氣勢雄偉,巍峨壯麗。建筑結構嚴謹大方,制作技藝精良,建筑風格雅典古樸,富有民族特色。其高低長寬尺度與梁柱之數(shù),與白族木工匠藝所遵之《木經(jīng)》歌訣……[詳細]
西南聯(lián)大教學樓和援華美軍空軍招待所舊址(含將軍公館)
  西南聯(lián)大教學樓和援華美軍空軍招待所舊址(含將軍公館)位于昆明市五華區(qū)龍翔街道辦事處西站社區(qū)滇緬大道281號。位于昆明市五華區(qū)原西站12號、后昆瑞路38號、現(xiàn)滇緬大道218號大院的第十四冶金建設集團公司辦公大樓,因抗日戰(zhàn)爭期間曾經(jīng)是西南聯(lián)大教學樓和“飛虎隊”司令部暨美國空軍招待所(如圖)而蜚聲中外。實際上,這幢大樓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援華美軍昆明總部,美國人自己稱為“戰(zhàn)斗司令部”,對外稱為“美軍第一招待所”,中國官方稱為“中國遠征軍美軍顧問團總部”。由于當時“飛虎隊”赫赫有名,所以,老昆明市民則稱為“飛虎隊司令部”或“美國空軍招待所”。昆華農校建于1936年,占地上百畝,校園寬闊,校舍一流。主體建筑是三幢磚木石結構的中西合璧式教學樓,皆坐北朝南。主樓是一座中間三層重檐歇山頂、兩側為兩層單檐歇山頂?shù)臉欠,條形西式窗,拱券門廳,正門外廊有四根巴洛克式圓柱,十分壯觀。昆華農校教學樓是當時昆明最雄偉的建……[詳細]
146、會澤會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會澤會館
  會澤會館位于云南會澤縣。歷史上,會澤的制銅業(yè)非常發(fā)達。東漢時期,“堂狼銅洗”便已聲名遠播。明朝嘉靖年間鑄造的“嘉靖通寶”開爐紀念銅幣名揚四海,被尊為“世界古幣之最”。至明清時期,曲靖會澤已發(fā)展成為眾人向往的“淘金地”。清朝中葉,會澤儼然成為清政府的“經(jīng)濟特區(qū)”。銅業(yè)的發(fā)達,使人們自四面八方遷居會澤,云南曲靖會澤因此而形成了享譽全國的匯集10省不同風格的“會館文化”。隨著經(jīng)濟實力的增強,供同鄉(xiāng)同業(yè)聚會或寄寓的各地會館逐件開始建立。會澤共有省級會館11處,府級會館7處,縣級會館2處,其中縣城八大會館分別是江西會館、湖廣會館、貴州會館、云南會館、江南會館、福建會館、陜西會館和四川會館。江西會館,又稱萬壽宮,俗稱江西廟,又稱江西會館。坐落在會澤縣城江西街中段,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萬壽宮是會澤規(guī)模較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總占地面積7549.92平方米,房屋44間,建筑面積28……[詳細]
147、寶相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相寺
  介紹:寶相寺又名石寶寺,位于佛頂山險峻的懸崖上,被稱為“云南的懸空寺”。起先這是一座道觀,后來佛教興盛,除玉皇閣,大多廟宇均祭佛像,便成為一個佛道合流的場所。這里的風景無須過多描繪,只需點出寶相八景,便可見一斑,所謂寶相八景即為:密林藏寺、石橋古坊、鳥鳴幽谷、聳巖含閣、飛瀑垂簾、夕照寶崖、古木懸藤、紅葉似花。在寶相寺景區(qū),最富魅力的人文景觀便是以這里為中心每年秋季舉行的石寶山歌會。石寶山歌會是白族地區(qū)盛大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會期從農歷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屆時,劍川、洱源、大理、麗江、蘭坪等地的白族群眾從四面八方匯集到此,清凈的山野成了白族歡歌的海洋。云南寶相寺與石鐘寺石窟,同在石寶山上,相距約6公里。它是石寶山又一誘人的去處。由劍川出發(fā),向西南行約22公里,在明澗哨下車登山,約一公里半,見綠樹叢中,寺廟隱約,這是海云居。滇著名高僧大錯和尚曾有“白云千萬縷,一片即為居”的詩句。這大概是“海云……[詳細]
148、寸氏宗祠
寸氏宗祠
  •是漢民族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和順古鎮(zhèn)的標志性建筑,也是騰沖寸氏宗族的象征。景點介紹寸氏宗祠又稱寸家祠堂,位于云南省騰沖縣和順古鎮(zhèn),仳鄰大石巷腳總大門東側,占地2222平方米,坐南向北,依山面壩,逐級而起,錯落有序,宇輝宏。以建祠最早,大門最“洋”、標桿最“!,月臺最闊、匾聯(lián)豐富而稱雄和順。寸氏宗祠是和順古鎮(zhèn)的標志性建筑,是騰沖寸氏宗族的象征,也是和順八大宗祠歷史最久遠的一家,也是和順八大宗祠中修建最早的一家。寸氏宗祠大門顯得與眾不同,別家宗祠大門均為傳統(tǒng)的飛檐斗拱、瓦木結構,唯獨寸氏宗祠大門從使用的材料、外形都是標新立異,典型的南亞風格,洋氣十足。形成了中外合璧的經(jīng)典之作。歲月滄桑,歷經(jīng)70多個春秋,它成了魅力和順僑鄉(xiāng)一張名片。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大門外上月臺的左右兩邊分別立有一根高達兩丈多的石柱標桿,即古……[詳細]
貪官許良安遺臭碑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云大附中搬遷到路南縣,許多著名學者和革命者云集路南,宣傳抗日救亡運動,傳播馬列主義民主進步思想。在云大附中的影響和推動下,使石林縣--空前高漲。1943年2月,云大附中遷回昆明后,路南中學成為堅持宣傳抗日--的堡壘。而國民黨反動縣長許良安之徒竟嫉恨成仇,公開施行--,激起各族民眾的英勇反抗。1943年10月間,許良安認為撲滅革命力量的時機已到,直接派人進入路南中學抓在校學生趙霖芝當兵,制造事端,打擊民主力量,這一進校抓丁的事件成為倒許運動的導火線。趙霖芝被抓后,林彥群、徐夢云二位老師到縣政府論理,指出董保長不帶任何公文,闖進學校,企圖抓一個年僅十七歲的學生去當兵,既蔑視兵役法規(guī),又擾亂學校秩序,更破壞了學府的尊嚴。1943年11月23日下午,許良安率軍警闖入路南中學,撕毀學生墻報,抄查愛國書刊,抓捕進步教師劉桂五、張孝昌,妄圖一舉推倒這座民主堡壘,在這瘋狂暴行的壓迫下,倒許運……[詳細]
云南提督府舊址
  云南提督府舊址位于大理古城復興路南部西側,西連博愛路、南連蒼坪街、北至紅龍井。明代為分巡迤西道署,清康熙二年(1663年)云南提督駐扎大理,建為云南提督衙門。云南提督全稱云南提督總兵官,從一品,節(jié)制臨沅、鶴麗、普洱、開化、昭通、騰越六鎮(zhèn)總兵,直接統(tǒng)轄提標左中右三營,兼轄楚雄協(xié),武定、大理城守等營,是云南最高武官。云南提督下設中、左、右三營,轄馬戰(zhàn)兵九百名、步戰(zhàn)兵二千一百名、守兵九百名。云南提督的設置標志著清初云南綠營兵制基本形成。云南提督是一省最高軍事長官,肩負著維護清政府在云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統(tǒng)治的主要職責,是領導“改土歸流”的主要軍事力量。清代二百五十年間,先后有五十多任提督駐守于此處理軍務,居中馭外,運籌帷幄,為云南邊疆的發(fā)展和鞏固,國家的統(tǒng)一和安寧做出了積極的貢獻。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云南漢回地主和商人間因為兼并土地、爭奪礦權的矛盾和沖突日益尖銳。清咸豐六年丙辰(1856年)滇西……[詳細]
151、允燕佛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允燕佛塔
  允燕塔位于盈江縣城平原鎮(zhèn)東2公里處的允燕山二臺坡。海拔857米,東經(jīng)97°57′,北緯24°42′。屬橫斷山脈高黎貢山延支脈西南余脈。大盈江經(jīng)允燕山腳從東往南向西繞過。塔東北是傈僳族闊時節(jié)標志《木多依》,景頗族目瑙縱歌節(jié)標志《目瑙示棟》和中波臺。塔東南有傣族潑水節(jié)標志《浴佛塔》。正北方為馬鹿場,西北方是勐町村和縣城平原,正西為棒腮寨。允燕塔始建于1947年。因1946年盈江發(fā)生特大水災,人民生命財產(chǎn)遭受嚴重損失,瘟疫蔓延,為求佛保佑,由盞達(今盈江縣)土司后裔思鴻升的弟媳線云宵女士主持籌資修建。由于國內局勢動蕩,各種流言蜚語傳來,工程時建時停,直到1952年才完工。文革期間雖遭局部損壞,但塔基、主塔和小塔主體尚存。1982年、1993年兩次維修。允燕塔為土基結構。是滇西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標志性建筑,屬于覆缽形金剛座式群塔,由1座主塔和40座模型塔組成。塔基(金剛寶座)由5層疊加而成,底層呈正……[詳細]
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城西14公里的景真山上。景真八角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傣歷的1063年,原來建于當?shù)匦〕朔鸾痰脑鸀┧吕,是寺院的戒堂,但原有的佛寺建筑現(xiàn)已不存,只有此亭曾經(jīng)過三次較大規(guī)模的修葺,仍然保持著原來的風貌。八角亭為磚木結構,由須彌座、亭身、亭頂、剎桿等部分組成,通高15.42米,平面形式別具一格,呈十六角形。亭座是折角亞字形磚砌須彌座,高約2.5米,寬8.6米。亭身是多角的磚砌墻,各角立有磚柱十六根,四方開門,墻面內外抹淺紅色泥皮,鑲嵌各種彩色玻璃片,并用金銀粉印出各種花卉、動物、人物圖案,光彩奪目。亭頂為木結構,呈錐形,攢尖頂,鋪平瓦,形式豐富多彩,在圓形屋檐上分為八個方向,建成八組十層懸山式的小屋面群,向上如魚鱗狀層層覆蓋,漸次收小,最后集中收于一金屬圓盤下。屋脊上裝有小金塔、禽獸、火焰狀玻璃脊飾,檐上掛有銅鈴,造型精巧獨特。剎桿相輪……[詳細]
抗戰(zhàn)勝利紀念堂(勝利堂)
  昆明人民抗戰(zhàn)勝利堂位于昆明市五華區(qū)護國街道辦事處景星社區(qū)云瑞西路49號。勝利堂建在原云貴總督府的舊址上,1944年動工興建,最初名為“志公堂”,隨后改為“中山紀念堂”,1946年落成時改為“抗戰(zhàn)勝利紀念堂”,并由盧漢撰寫了“抗戰(zhàn)勝利堂碑記”。195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決定改“抗戰(zhàn)勝利堂”為“人民勝利堂”。2008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人民勝利堂”更名為“抗戰(zhàn)勝利紀念堂”。勝利堂1945年籌建之際,正值抗日戰(zhàn)爭取得勝利的日子。當時云南作為抗日戰(zhàn)爭的大后方,在全面抗戰(zhàn)的八年中,修筑了滇緬公路、中印(史迪威)公路,開辟了駝峰航線。抗戰(zhàn)中大批工廠企業(yè)遷入云南,落戶昆明,生產(chǎn)出飛機等軍需、民用產(chǎn)品,有力地支援了全國抗日戰(zhàn)爭的進展。同時,云南組織40多萬滇軍將士出省抗戰(zhàn),犧牲巨大,戰(zhàn)功卓著。1983年抗戰(zhàn)勝利紀念堂被定為昆明市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公布為云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詳細]
154、建水古城
建水古城
  :建水古稱臨安,亦名巴甸,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距離昆明以南220公里處。建水城最早是南詔時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為磚城。城周六里三、城墻高二丈五尺,四門有城樓,樓為三層,各高四丈,非常壯觀。建水人文鼎盛,在元代就始建廟學,明洪武年間建臨安府學,萬歷年間建立建水州儒學。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煥文、崇文、曲江四個行院,境內人才輩出。當時建水有“臨半榜”之稱,即云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要占半數(shù),堪稱云南之冠,故而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美譽,也被稱為“古建筑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位于云南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稱步頭,亦名巴甸。南詔政權于唐元和年間(810年前后)在此筑惠歷城,屬通海都督。惠歷為古彝語,就是大海的意思。漢語譯為建水。元時設建水州,屬臨安路(路治在通海),并在建水置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統(tǒng)轄臨安、廣西(今瀘西縣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稱建水州,改路為府,……[詳細]
麻栗坡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麻栗坡烈士陵園,位于云南文山州麻栗坡縣縣城北面4公里的蒼松翠柏中,建于1979年,陵園中安放著守土衛(wèi)國戰(zhàn)斗中,在扣林山、老山、八里河東山英勇奮戰(zhàn)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忠骨,整座陵園占地50余畝,背靠青山,面向祖國,山勢巍峨,建筑宏偉,是云南省第一批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重點保護單位,F(xiàn)在的面貌是1999年重新?lián)芸钚藿ǖ牧沂苛陥@,原來的門面和紀念塔沒有這樣氣派。在入口處右邊有一塊石刻,這是原云南省委書記-1998年元旦到老山慰問掃雷部隊,途經(jīng)麻栗坡烈士陵園,特意留下的一首詩。詩是這樣寫的:“三千壯士成雄鬼,上萬旌旗奏凱回,清明白發(fā)斷腸虔,綠滿春山啼子規(guī)”。沿石階而上至山腰平地中心,是用花崗巖裝飾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塔高難度15.32米,塔的正面是毛澤東主席生前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色手寫體;背面是-手寫體:為保衛(wèi)祖國邊疆英勇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紀念塔兩側是用漢白玉鑲成高3.63米,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