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集屯城址位于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qū)集屯鄉(xiāng)小荒地村女兒河北岸,是漢代至遼代時期的古城遺址。包括小荒地山城、小荒地北城、英房古城三座城。邰集屯古城始建于春秋晚期至戰(zhàn)國早期,下迄漢魏興盛之際,興盛在西漢時期。城址地面文化遺存豐富,有大量的漢代板瓦、筒瓦和少量的布紋瓦。較重要的出土文物有“千秋萬歲”瓦當、花紋磚、空心磚、陶器等,特別是出土的“臨屯太守章”封泥是臨屯郡與遼西郡交往的實物證據(jù)。城址規(guī)模大,建筑……[詳細] |
時代:遼關山遼墓群的所在地為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類型為古墓葬,批號為21090006,具體地址位于阜新市阜新縣大壩鎮(zhèn)關山種畜場。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巴鎮(zhèn)北十里的關山種畜場附近,為遼代貴族家族墓。發(fā)掘的七座是蕭德溫墓、蕭德恭及其妻合葬墓、秦國太妃與蕭諧領合葬墓等。墓為磚室,八角形,由墓道、天井、墓門、甬道、耳室、主室組成。出土墓志銘六方,鎮(zhèn)墓獸一尊,各色釉罐、碗、缽及一批金銀銅鐵器等珍貴文物,……[詳細] |
城子山山城位于西豐縣涼泉鎮(zhèn)南7.5公里的城子山上,始建于唐初,為高句麗時期的主要山城。山城圍繞山脊用長方石塊壘砌,全長約3850米,南北寬約870米,東西長約1350米,高約5米。山城居高臨下,道路崎嶇,有險可據(jù)。城內現(xiàn)存蓄水池、了望臺、點將臺、馬道、黃酒館、山廟等古遺址數(shù)處。一條小溪順山勢蜿蜒而下,溪中生有蛙蛙魚,為山城一絕。柴河、清河兩大水庫,湖面寬闊,碧波清澈,泛舟輕歌,心曠神怡。水庫四周群……[詳細] |
時代:遼至金石羊石虎遼代古墓遺址,俗稱大河北石像生,位于遼寧省凌源市大河北鄉(xiāng)黃土梁子石羊石虎村,占地面積大約有15000平方米,東西寬150米,南北長100米,據(jù)《凌源縣志》記載為遼代古墓群。現(xiàn)存石羊、石虎、石人造像共九尊,由花崗巖雕成。這些用黃褐色花崗巖雕成的氣勢雄偉、形象逼真的石像,從外觀上看是人工刻制而成,從其雕刻藝術看,很富有遼代風格,與遼上京祖州石刻十分相似。石羊石虎遼代古墓遺址對研究我……[詳細] |
班吉塔的石塔是完整的,塔身大約有三層樓那么高,被涂成白色;厚重的底座共有八面,但只有朝南的一面雕有金色座佛一尊,眉目清晰,動作優(yōu)美;在這尊座佛面前,還擺有大小香爐兩個,從其外表分析,大香爐顯然是現(xiàn)代作品,而那個不起眼的小香爐卻是過去朝代的物品。第二層塔身也呈八面,每面都有雕刻,有佛像,也有蓮花等其他圖案,其間還有圓形雕刻,面積有銅鏡那么大,可并沒有銅鏡的痕跡,再往上看還有3層逐層縮小的蓮花座,每層……[詳細] |
海城仙人洞遺址位于孤山鎮(zhèn)白云山風景名勝區(qū),又名“玉洞”,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生活遺址,距今40000年至20000年。早在清咸豐七年《岫巖縣志》中就有對仙人洞情況的記載:“土人結隊籠燭而入,內有萬象羅目的石乳,行數(shù)里后抵一河對岸是石門,有光射入,洞內時有惡風鼓盈”。海城仙人洞遺址是一石灰?guī)r洞穴,已發(fā)現(xiàn)石制品近20000件,包括大量的石核、石片與廢片。石器……[詳細] |
時代:新石器時代后洼遺址坐落于東港市馬家店鎮(zhèn)三家子村后洼屯果園內臺地上。后洼遺址出土的石雕龍1981年10月在丹東市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遺址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00米,總面積15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分為上下兩層,經碳十四測定,其下層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上層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在發(fā)掘出土的文物中,有壺、碗、杯、石磨盤和滑石雕刻的動物等農業(yè)生產工具、生活陶器、手工工具和裝飾藝術品。制作水平較……[詳細] |
時代:遼地址:遼寧省朝陽縣木頭城子鎮(zhèn)鄭杖子村西北山溝里雙塔沿河依山建在懸崖之上。背靠高山,面臨谷底,給人一種凌空出世的感覺。雙塔東西相距23米,東塔高11米,西塔高13米,由基座、須彌座、塔廟、塔檐、塔剎五部分組成。塔身為八角形,南觀開券門,門額飾纏枝花紋,另七面均于中央砌一小塔。塔基下無有一塊平地,猶如在懸崖上長出來一般。且不說雙塔造型之美、工藝之精、單說在古代無有任何機械的情況下,能于此處建筑……[詳細] |
時代:新石器時代沙鍋屯遺址,位于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qū)沙鍋屯鄉(xiāng)媳婦山東坡天然洞穴中。山洞洞口高約2米,寬約3米,深近10米。洞內自然形成三部分空間,向里逐漸縮小,略呈牛角形。是1921年6月由應中國政府之聘來華做地質調查的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博士發(fā)現(xiàn)的。遺址0土了很多石器、骨器和陶器。石器中有磨制的石斧、石刀及石環(huán)、石珠等多種石制品;骨器有骨錐、骨針及附有雙翼的骨鏃;陶器多為碎片,都是灰褐色,紋飾主要……[詳細] |
崇壽寺塔,又名崇壽禪寺塔。位于開原老城西南隅,磚質結構,高20丈,13級,實心八面體。每面塑有佛像,且各面佛像各不相同,由南、西南依次為:昆盧尊佛、無憂德佛、阿彌陀佛、須彌相佛、云自在佛、莊嚴王佛、功德王佛、定幢光佛8尊佛像。兩旁有飛天浮雕,各角有木檐,懸有銅鈴。塔尖呈錐型,有銅質球5個串其上。塔身各層掛有數(shù)百銅鏡,西面懸有銅鼓一面。每當日出,旭日與塔輝映,光芒四射,數(shù)里之外可見塔光,古塔朝霞為開……[詳細] |
團山遺址時代:春秋至戰(zhàn)國團山遺址位于李溝鄉(xiāng)團山溝村西50米,距縣城20公里。遺址在團山頂部,呈橢圓形高臺地,東西長150米,南北寬50米,文化層深1.5~3米,為商周先民遺址。遺址包括生活居址和墓地兩部分,面積4萬多平方米,山的西南坡散布較多的石、陶遺物,為墓葬區(qū)。相鄰的西崗為居住區(qū)。墓葬區(qū)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40米,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遺址0發(fā)掘石棺墓19座,發(fā)現(xiàn)石、陶器138件。20……[詳細] |
鳳凰山山城又名“烏骨城”,位于中國東北部遼寧省的鳳城市,是一處高句麗時期(公元前37~公元668年)的山城遺址。鳳凰山山城沿山脊逐段修建而成,平面呈卵形,周長近16公里,F(xiàn)存較完整的城墻2355米,倒塌的城墻5170米,其余部分則以懸崖峭壁為墻。城墻墻基寬5~6米,頂部寬3~4米,高5~8米。墻體以楔形塊石砌筑而成,全城辟有南、北、東3座城門。遺址內還發(fā)現(xiàn)有點將臺、烽火臺,高山哨所、旗桿座、水井以……[詳細] |
時代:漢至唐燕州城山城,位于遼寧省遼陽市燈塔市西大窯鎮(zhèn)城門口村東的石城山上,是4世紀初,高句麗占據(jù)遼東時所建。即高句麗白巖城,唐代改稱巖州城,俗稱燕州城。城內制高點建一方形指揮臺,俗稱點將臺,高約8米,周圍有墻,稱內城。站在臺上,城內外景物盡收眼底。該山城筑成材料為就地取材,多用青色“楔形石”砌筑,石材皆經走斧,砌工精細,大頭向外,尖端向里,墻心內部用石條橫壓。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詳細] |
時代:舊石器時代前陽洞穴遺址,位于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前陽鎮(zhèn)山城子村白家溝后山腰上,東北距丹東市35公里,南距黃海30公里,洞穴位于山腰,周圍是低山丘陵,最高山峰海拔159.1米,是舊石器時代遺址,F(xiàn)存殘洞口發(fā)掘前高0.75米,寬2米,洞內文化堆積厚度約1.5米。這次發(fā)掘只挖了靠近洞口部分堆積物的一半。洞穴內出土了人類化石、哺乳動物化石和石制工具等遺物。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詳細] |
元帥陵是奉系軍閥張作林的陵園。位于撫順縣東部,沈吉線鐵背山站附近。1929年5月動工興建,1931年“9?18”事變后輟工。陵園內陳列的明清兩代漢白玉石刻藝術品甚為精美。石人,石馬,石獅子,石駱駝造型生動,精巧逼真?逃谢,鹿,花,鳥的影壁浮雕層次分明,構思嚴謹,做工精細。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fā)[2013]13號)公布元帥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