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支隊、閩西南游擊隊長泰活動遺址位于長泰縣巖溪鎮(zhèn)石銘村東寮、梁崗山三峒。1944年初,閩西游擊支隊--中共地下黨組織書記陳樹連派地下黨員張文才和張元方化裝成挖青草藥的醫(yī)生到長泰縣為發(fā)展游擊隊作準備,他們看到梁崗山一帶的地形有利于游擊隊活動,就在上蔡洋山社落腳。吳三地思想先進,追求進步,被作為重點發(fā)展對象,1945年8月,吳三地被吸收為中共黨員。-1948年初,閩粵贛邊區(qū)一縱隊八支隊正式委任吳三地……[詳細] |
紅軍進長泰紀念亭位于長泰縣武安鎮(zhèn)武德園北側。1932年4月20日,中國工農紅軍攻克漳州后進入長泰,國民黨四十九師張貞所屬葉文龍部的一個連聞風喪膽,向林墩方向逃竄而去,只留下戴大磚、李得茂兩個便衣隊共十多人出沒長泰縣城武安鎮(zhèn)。國民黨偽縣長也攜眷潛逃,住在縣城附近的土豪劣紳相繼逃匿他鄉(xiāng)。廣大群眾受國民黨“三光政策”、“共產共妻”等-宣傳和-封建勢力的造謠煽動,一時人心惶惶,商店時開時閉。24日凌晨,駐……[詳細] |
貝烏紀念亭位于長泰縣道林墩工業(yè)區(qū)。1950年12月25日,流竄于安溪、同安、長泰邊界的散匪共約150人,在政治土匪林冠祿糾集下,設下圈套,配置四挺機關-埋伏在貝烏通往同安隘口兩側的山頭上,故意制造匪情消息。當天林墩鄉(xiāng)正準備召開宣傳貫徹秋征政策的群眾大會,接到有兩三個土匪在搶人的敵情報告后,軍政干部決定由副班長曲孟義同志帶領兩個戰(zhàn)斗小組(6人),增加配備一支沖鋒搶、一支自動-、六顆手-前往追剿。年僅……[詳細] |
侯虎江紀念亭位于長泰縣坂里鄉(xiāng)正達村。解放初期,長泰縣的土匪活動猖獗。1950年2至3月,人民解放軍正集中力量準備解放沿海島嶼,一方面急需糧食支援,另一方面也削弱長泰軍事力量,土匪活動更加頻繁。中共長泰縣工委研究部署了突擊搶運我軍存放在坂里鄉(xiāng)正達村公糧的任務,決定抽3個武裝班加強護運,并從各區(qū)組織民工幫助坂里鄉(xiāng)運糧。4月26日,三區(qū)區(qū)長侯虎江帶領干部、武裝人員和民工虎口奪糧。4月27日,民工在2個武……[詳細] |
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長泰縣武安鎮(zhèn)羅侯山頂。長泰縣為紀念在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烈士9人,在剿匪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的烈士20人,在建立鞏固革命政權中被敵人殺害犧牲的村干部21人,在抗美援朝保衛(wèi)海防邊疆等戰(zhàn)斗中犧牲的11人,在為社會主義建設中獻身的烈士4人,共65名革命烈士,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園。由于種種原因,安葬在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的革命烈士只有16名。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59年12月,陵園面積426……[詳細] |
青陽盧氏家廟位于長泰縣枋洋鎮(zhèn)青陽村,年代為清。簡介:又稱盧經忠諫府,建于清雍正年間(1723—1735)。坐西北向東南,由前廳、正堂及過水廊道等組成,占地面積183平方米。前廳面闊三間,進深二柱,抬梁式梁架,懸山頂;正堂面闊五間,進深三柱(后檐墻承檁),抬梁式梁架,懸山頂。家廟為保存較為完整的清早中期閩南建筑。2013年,青陽盧氏家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廟四周各……[詳細] |
山重昭靈宮位于長泰縣山重村,年代為清。簡介:俗稱大宮,始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現存為清代建筑。坐南向北,由前廳、天井、正殿及過水廊道等組成,建筑面積173平方米。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梁架,懸山頂。附屬文物水尾塔,位于昭靈宮左側約150米的塔仔溪岸畔,也稱塔仔。鵝卵石壘砌,圓錐形7層臺階式實心塔,高8.45米,底層直徑14米,頂層直徑1.5米。塔剎豎一根八面體的石柱和圓石帽……[詳細] |
珪后古建筑群位于長泰縣巖溪鎮(zhèn)珪后村,年代為明至民國。簡介:由追遠堂、棣芬堂、葉文龍宅、普濟巖、樓仔厝、聚星堂、贈公祠、升厝等8處建筑組成,分別為明代至民國年間修建?傉嫉孛娣e約1836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331平方米。其中追遠堂、棣芬堂、聚星堂和贈公祠為祠堂,葉文龍宅、樓仔厝、升厝為民居,普濟巖為廟宇。建筑均為懸山頂或硬山頂燕尾脊屋面,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保護范圍:各單體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詳細] |
陳氏宗祠瞻依堂位于長泰縣巖溪鎮(zhèn)甘寨村巷口社,年代為明至民國。簡介:始建于明,清、民國重修。坐西北向東南,占地面積2096平方米,建筑面積594平方米,由祠埕、前廳、天井、廊房和主堂組成。祠埕分上下兩級,面層鋪設花崗巖石板,西側立兩副夾桿石旗桿。前廳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明間前廊部位內凹一架檁,為石仿木形式。主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式木構架,用材碩大,明間木質金柱為上下收分的梭柱,后廊內設木構龕臺……[詳細] |
戴時宗祠堂位于長泰縣武安鎮(zhèn)陶然園,年代為明至清。簡介:又名“瞻依堂”,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清代重修。建筑面積438平方米,坐西朝東,由前廳、天井、月臺、兩側過水廊房和主堂組成,硬山頂。祠前有曠埕和泮池。前廳面闊五開間,進深兩間。主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前廳、主堂均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梁架、柱礎雕刻精美細膩。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戴時宗祠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詳細] |
瑪琪雅朵花海坐落在山重村仙靈旗山之巔,旅游項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長泰馬洋溪生態(tài)旅游區(qū)山重村,距長泰縣城25公里,距漳州市區(qū)40公里,距廈門杏林大橋20公里,位于閩南黃金旅游圈和廈門城市郊野休閑旅游圈之內十里藍山瑪琪雅朵花海景致壯美,在這里,300畝的山地順著起伏的山勢,種植的各色草花、油菜花、三角梅、紫薇等花卉競相開放,形成一望無際的色彩斑斕的風景線,旂餮哦浠êR云涓挥袧庥魵W洲風情的特有景觀,為旅……[詳細] |
天成山分為南北兩峰,相隔約百米,南號“天成”,北稱“晞發(fā)”,雙峰聳峙,分外嬌媚,遠遠看去,宛若風華絕世的古代美女的云鬟翠髻。其山形狀如馬鞍,和天柱山遙相對峙,雄偉挺拔,怪石嶙峋,常年云霧飄繞,山下溪水環(huán)繞,清澈見底。 雙峰間常有祥云飄蕩,瑞氣氤氳,令觀者心 醉神怡,暇思悠遠。曾名列古代“武安八景”之一,近年又進入“長泰新八景”之列。天成山曾是英雄豪杰叱咤風云的施威疆場,棟梁之才潛修成器的發(fā)祥之地,……[詳細] |
神農大峽谷原生態(tài)旅游區(qū)位于長泰縣枋洋鎮(zhèn)上洋村境內,距離廈門88公里,神秘的神農文化信仰在這里綿延近千年,至今仍然流傳著“一拜神農,生意興隆、五谷豐登;二拜神農,百病全消、平安一生;三拜神農,官運亨通、心想事成”的民謠。景區(qū)面積三萬多畝,瀑布群、負氧離子含量、水量、水系密度為長泰之最,有千余畝野生光魚、動物養(yǎng)殖區(qū),又有近千畝茶樹種植區(qū),古往今來,引來了歷代名人絡繹不絕紛紛前來朝圣。景區(qū)風情小木屋神農……[詳細] |
福建長泰古山重景區(qū),養(yǎng)在深閨、群山環(huán)抱、藍天白云下潺潺溪水圍繞著的美麗山重古村落有著800年的歷史,坐落在與廈門灌口鎮(zhèn)一山之隔的長泰縣,位于海拔近千米的仙林旗山和釘頂尾山腳下,因地處大山深處,民風純樸,村里村外遍種桃花、梨花、李花、油菜花...近千畝的翠綠農田里玉米、包菜、油菜、豌豆、土豆、番薯、茄子、花菜、水稻應有盡有...溪道幽長的水云澗,輕霧飄渺,古樟、紅榕散落兩岸,讓您不覺間已超然于山水![詳細] |
長泰漂流,又被譽為“福建第一漂”,位于福建省長泰縣,距廈門37公里,漳州26公里,泉州120公里。長泰馬洋溪漂流全程約8公里,途經70余個跌水、60余道彎,上下游落差62米。順水漂流,波急浪涌、驚心動魂,滌盡風塵、榮辱皆忘,既有高歌擊漿的豪放,又有搏浪飛舟的激越。這是有驚無險的航程,這是熱情歲月的開始。溪流中千姿百態(tài)的奇石,兩岸茂林修竹、參差錯落,鳥鳴、山花又能帶給您一種融入大自然的感受。有詩為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