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大街位于中國活著的古商城——周村,周村區(qū),系山東淄博市轄區(qū)之一,位于魯中,距港口城市青島300公里,距山東首府濟南100公里。周村古商業(yè)城位于周村城區(qū)中部,占地17公頃,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綢市街等古商業(yè)街區(qū)組成,現(xiàn)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優(yōu)秀歷史建筑、省重點旅游開發(fā)項目。古商業(yè)城南有山東討袁護-司令部舊址及魁星閣廟宇,北有明教寺、千佛閣、匯龍橋,是周村自然人文的集匯所在![詳細] |
一說蘇秦墓。位于淄川區(qū)二里鄉(xiāng)南蘇相橋莊西。墓封土高5米,占地1000平方米。1984年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jù)《淄川縣志》載,蘇相墳,“后人疑為蘇秦墓,然無確據(jù)!碧K秦乃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歿于齊!渡綎|通志》載,青州城東北亦有蘇相墓,未知孰是。山東淄博市……[詳細] |
寶山滑雪場占地面積78000平方米,雪場位于淄博市萬盛村,魯泰大道東首。距張店城區(qū)僅6公里,距東營92公里,濱州79公里,青州45公里,交通便利。冬季滑雪、戲雪、賞雪意外,夏季可以開展花草,游泳觀光,彩彈射擊、賽馬等項目為綜合性滑雪場。項目特點:動感旅游為主,觀光旅游為輔,動靜結合、冷暖兼容、四季經(jīng)營。 淄博寶山滑雪場還設有燈光滑雪道、少兒滑雪道、初級滑雪道、雪圈道、雪橇道、雪地摩托場地。引進……[詳細] |
桐林遺址位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齊國故城西10公里路山西側桐林、田旺二村之間,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遺址。以桐林城址為中心,周圍分布著眾多遺址。遺址為臺地遺址,總面積約31萬平方米。遺址四面環(huán)水,中間地勢高達7米,發(fā)現(xiàn)一座龍山文化城址。城址中部發(fā)現(xiàn)一半地穴式窖穴,出土陶禮器幾十件,其中有陶鼓、鼎、盆,特大陶器(高1.13米)。還出土薄如紙的蛋殼高柄杯殘片。地層中發(fā)現(xiàn)沒有使用過的石器工具,表明城……[詳細] |
顏文姜祠,又名靈泉廟、順德夫人祠,俗稱大廟,位于博山城郊西南境內鳳凰山南麓。顏文姜祠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歷史。當?shù)叵鄠鳎糊R地孝婦顏文姜,孝侍公婆,遠汲山泉,不間寒暑,感動神明,泉出于室內匯流成河。文姜歿,在其地草廟為神,后人于北周時在此建廟,即顏文姜祠。據(jù)元代《齊乘》記載:顏文姜祠,后周建(公元557-581年)建,唐朝天寶五年(公元764年)更建。到標榜以孝治天下的宋代,更有人將顏文姜附會為復……[詳細] |
位于周村區(qū)正南方,周村水庫東南。 古代於陵邑的名字,在《戰(zhàn)國策?齊策》和《孟子?滕文公下》等先秦古籍中都有記載。西漢至魏晉皆設於陵縣,南北朝初年,於陵縣入逢陵縣,故城遂廢。山東淄博市……[詳細] |
景公殉馬坑位于齊國故城郭城東北部,今臨淄區(qū)齊都鎮(zhèn)河崖頭村。原系春秋時期齊國公侯的一大墓地,今已探出大、中型墓二十余座,其中在五號墓周圍發(fā)現(xiàn)了這一舉世罕見的殉馬坑。 五號墓是一座“甲”字形大墓。墓室南北26米,東西23米,南墓道長18米,寬12米左右。殉馬在其東、西、北三面,坑呈“U”型。東、西面各長70米,北面長75米。 僅一九八二年發(fā)掘的西面南端36.5米,就見殉馬106匹。按此排列密度推算……[詳細] |
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已更名齊文化博物館,遷入齊文化博物院,于2016年9月12日第十三屆齊文化節(jié)開幕當天正式開放。齊文化博物館位于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臨淄,是淄博市重點文化項目齊文化博物院中政府所屬四座博物館之一,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擁有文物3萬余件,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陳、保護、研究、教育、休閑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博物館。其外觀是一部扭轉的臺歷,體現(xiàn)了臨淄厚重的歷史,是代表臨淄形象……[詳細] |
坐落在周村區(qū)淦河之上,因上游有“盤龍”、“舒龍”、“臥龍”等橋,諸“龍”匯聚,故名“匯橋”。山東淄博市……[詳細] |
在周村區(qū)王村鎮(zhèn)東南。傳為戰(zhàn)國時齊邑。山東淄博市……[詳細] |
昌國故城又名昌城。位于張店區(qū)灃水鎮(zhèn)劉家村南,西臨灃水(又名豬龍河),東依澇淄河。今昌城村座落在遺址中部。昌國故城是古代齊國的邑地。戰(zhàn)國時燕將樂毅伐齊勝后,-為昌國君,即此。自漢至北魏,皆于此置昌國縣,至隋而昌國之名不見于史。遺址基本呈正方形,只西北角稍缺,四周各近1.5公里。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及東北、東南、西北、西南4個角門。城垣已平,其西北角一段已改為路基,高出地表。經(jīng)鉆探,文化層厚1……[詳細] |
。保梗担纺耆械谝淮挝奈锲詹闀r發(fā)現(xiàn),主要分布在淄川區(qū)寨里鄉(xiāng)寨里與大張村之間的高地上,面積約22萬平方米,窯址耕土層下為瓷片堆積層,厚約40~100厘米。經(jīng)歷年整平土地和局部發(fā)掘,先后出土大量瓷片,均為青釉。器類簡單,多為生活用具,主要有碗、罐、高足盤等。碗深腹,直口,外腹下部無釉,有些碗壁上飾蓮瓣紋。罐為四系,曲腹、平底、灰胎,外腹下部無釉。高足盤呈豆形,下部無釉。這些器物一般造型厚重,制作工藝原……[詳細] |
位于周村區(qū)王村鎮(zhèn)西鋪村,系明末戶部尚書畢自嚴故居的主體建筑之一。蒲松齡曾在此執(zhí)教數(shù)十年。該閣為雙層樓閣式建筑,高8米,面闊3間(10.4米),進深1間(6.7米)。硬山頂,單檐泥瓦石基磚墻、木架結構。檐下有斗拱,脊檐皆飾有圖紋。原門上懸有“振衣閣”匾額1塊,并有“崇禎乙亥荷月上浣”、“練坡佐書”字樣。抱柱原有楹聯(lián)1副,上聯(lián)為“萬卷書當南面富”,下聯(lián)“一簾風快北窗涼”,系徐日升題。山東淄博市……[詳細] |
坐落在桓臺縣新城鎮(zhèn)南村大街北端,是為祭明王象乾及其父、祖父、曾祖父所立,因他們都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故名。石匾額“四世宮保”四字傳為明書法家董其昌書。?? 此牌坊建于1619年(明萬歷四十七年),系磚石結構,呈中間高左右低的宮殿式。面闊9.2米,進深3.33米,高15米,拱門洞兩側有石獅8個。拱門、楹柱等上面雕有飛禽走獸、山水花卉,特別是磚砌圓柱頂部的4個浮雕人物,栩栩如生,顯示了明代雕刻……[詳細] |
又名王家祠堂,坐落在桓臺縣新城鎮(zhèn)新立村街北,是為祭明代王重光而建。 該祠初建于1588年(明萬歷十六年)建成,當時規(guī)模宏大,但現(xiàn)存面積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祠院南北長88米,東西寬43米,占地3784平方米。院內有正堂5楹,中間3間出廈。長22米,高14米,進深9.65米,全為磚木結構,瓴瓦起脊,木椽單檐。堂內有合抱圓木柱8根,頂部棟梁上飾有彩繪,內壁墻上鑲嵌石碣85塊,保存完好。碑文集歷代書法……[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