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嬰(——公元前500年),字仲,謚平,又稱晏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世稱晏子,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晏嬰冢,今在齊都鎮(zhèn)永順莊東南350米處,墓高11米,南北長50米,東西寬43米。墓前有明萬歷二十六年五月(公元1598年)欽差巡撫都察院御史應元題“齊相晏平仲之墓”石碑和清康熙五十三年重修碑共三座!妒酚洝す荜塘袀鳌酚涊d:“晏嬰墓在齊子城北門外。晏子云:‘吾生近市,死豈易吾志!’乃葬故宅旁,人曰……[詳細] |
位于今齊都鎮(zhèn)西關北,齊故城小城內(nèi)北部偏西,西距小城墻約300米。俗稱“梳妝臺”“點將臺”,東、北面150米之外有河溝(排水道)圍繞。夯土基呈長方形,現(xiàn)高14米,南北長86米,東西寬70米。在桓公臺周圍曾多次出土鋪地花紋方磚、脊磚以及著有樹木雙獸紋、樹木卷云紋的瓦當。在距桓公臺約1000米處,現(xiàn)存有6000平方米的夯土建筑臺基,后人俗稱“金鑾殿”。1972年,省考古研究所就曾于桓公臺東北約200米處……[詳細] |
位于今山東省淄博市齊都鎮(zhèn)韶院村。民國9年《臨淄縣志》載:清嘉慶時,于城東棗園村掘地得古碑,-“孔子聞韶處”。后又于地中得石磬數(shù)枚,遂易村名為韶院。至宣統(tǒng)時,古碑已無下落,本村父老恐古跡湮沒無傳,故于1911年另立石碑,仍刻“孔子聞韶處”。1982年,市、區(qū)政府撥款將“孔子聞韶處”碑嵌于韶院村學校內(nèi)墻壁上,并增置“樂舞圖”和簡述孔子在齊聞韶石刻。石刻文載:傳說在中國遠古虞舜時期,有一種叫做“韶”的樂……[詳細] |
鄭公書院位于淄川城區(qū)東北5公里處的黌山山腰,在鄭康成書院舊址上重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知縣王琮修繕鄭康成廟碑文載:“縣治之東距十余里有山曰黌山,漢儒鄭康成關陜業(yè)經(jīng)之后,避地于斯,以經(jīng)學教士,因卜筑于山之麓。故今有曬書臺,有鞭書草,炳炳在人傳說,銘碣不及也!睘橐匕司爸。史載:“鄭公講學于是山之巔,生徒遠邇從之者千有余人!编嵖党蓵航鹉┰鴼в诒蓿佣、至正六年、明嘉靖五年、二十……[詳細] |
臨淄齊園,位于臨淄城區(qū)西南,東臨齊園路,西接楊坡路,南靠辛三路,北為牛山路,占地面積17.2公頃。齊園始建于1982年,1984年12月建成開園。齊園的最大特色是突出了齊國故都的古老歷史和燦爛文化。齊園現(xiàn)有東、北兩處大門。東大門面向齊園路,柱廊式建筑,屋頂小青瓦,卷棚歇山,柱子紅色,和璽彩繪。門前廣場混凝土預制塊鋪裝,采用古代“二尺方磚”規(guī)格,古樸大方。東大門上額懸“齊園”匾額,系同濟大學陳從周教……[詳細] |
馬蓮臺位于臨淄區(qū)齊陵街道辦事處齊家終村東南隅,是一處集人文景觀與自然風景為一體的旅游景點。從309國道越過淄河橋、太公湖,從淄河大橋收費處往西越過北山村管仲紀念館,順著通往終村的柏油路一直往南就到了。此處溝壑縱橫,山丘環(huán)繞,臺嶺高聳,地勢險要。倘你在仲春時節(jié)光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富有神秘色彩的溝壑。隨之飄來一縷縷槐香。舉目望去,溝壑上下,到處綻放著一片雪白。仔細觀之,但見棵棵槐樹上,都形成了一……[詳細] |
田齊王陵分布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的臨淄齊故城南7.5公里處的鼎足山和牛山之東。在臨淄四隅,有150余座古陵墓(冢),被稱為“臨淄墓群”。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戰(zhàn)國及漢代齊國王侯、大臣、貴族的陵墓。其中在今齊陵鎮(zhèn)南部,田齊有六王葬此,被稱為田齊王陵。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盤活文物保護單位。二王冢,俗稱“二王墳”,又稱“齊王!,位于齊陵鎮(zhèn)南的鼎足山上。二墓東西并列,方基圓頂,南北長約190米,東……[詳細] |
公泉峪建筑群位于今南王鎮(zhèn)西4公里的公泉峪中。公泉峪,名源于泉。傳說宋朝年間天大旱,周圍幾十里無水,唯此泉水流不息,且清而甘,眾皆來此汲水,故名公泉。此山谷則稱公泉峪。公元986年(宋雍熙三年)王實在此置石刻造像。公元1081年(宋元豐四年),天又旱,群眾在此祈雨而應驗,故認為此地是白龍居處,公泉上方之山洞則題銘為“白龍洞”,并在此建白龍廟。公元1122年(宋宣和四年)、1479年(明成化十五年)兩……[詳細] |
金嶺清真寺位于淄博市臨淄區(qū)金嶺鎮(zhèn)金南居委會,是山東省歷史悠久,規(guī)模較大的寺院之一,整個建筑雄偉壯觀。。年代為明。2013年,金嶺清真寺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金嶺清真寺建于明成化年間,清咸豐年間毀于兵燹。光緒年間于原基重修!拔母铩逼陂g,大門被毀,建筑被占用。1978年以來寺院得以恢復,并三次進行修建。新建了望月樓、女寺,重建了寺大門、二門樓。整體占地面積4250平方米……[詳細] |
天齊淵,又名溫泉。位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陵鎮(zhèn)牛山北麓蛟山之陰。是自古齊國始便非常有名的景點。據(jù)《史記》載: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其禮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淄南郊山下者。意思是說:天齊淵是東方八神之一的天主神所在地。據(jù)《地理風俗志》記載,齊國之所以稱之為齊,因天齊淵得名。據(jù)1957年10月測流,日涌水達69000方。70年代,因淄河上游斷流及常年超采,……[詳細] |
臨淄石刻藝術陳列館坐落在齊國故城遺址的原西天寺舊址上,北臨桓公臺與齊故城排水道口,東面不遠處就是聞名遐邇的齊國歷史博物館、東周殉馬坑和孔子聞韶處。車水馬龍的大道坦途連接著密集的文物景點。倘若在這方圓數(shù)里內(nèi)安排個“齊國故都一日游”,會讓游客感到檔次上乘、內(nèi)容充實而又不致于疲倦。西天寺是臨淄著名的古建筑,又名三元閣。最盛時整個建筑北起石佛像,南至石塔群,跨度約三華里。其主建筑以磚石結構立于高閣之上,有……[詳細] |
東周殉馬坑是一處春秋時期的齊國君主和大貴族墓地。已發(fā)現(xiàn)大、中型墓20余座。在其中5號墓的周圍發(fā)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殉馬坑。墓室南北26米,東西23米,南墓道長18米,寬12米,槨室位于墓室中部。用自然巨石壘砌,南北長8米,東西寬7米,深5米。墓室早年被盜,隨葬品蕩然無存。唯有殉馬坑保留完好。殉馬坑在墓室的東、西、北三面。東西各長70米,北面長75米,寬5米,三面自然連接,成為一體,全長215米。1964年……[詳細] |
臨淄齊國故城AAA 齊故城遺址位于臨淄區(qū)辛店鎮(zhèn)北7.5公里處,東依淄河,西臨系水,為周代齊國的都城,西漢時又為齊王國都治,歷時千余年。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城由大、小兩城組成,大城南北近4.5公里,東西約3.5公里,小城在大城西南角,其東北部伸進大城的西南隅,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兩城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周長約21公里。故城的城墻多數(shù)已湮沒地下,少數(shù)因挖土及河水沖刷而無……[詳細] |
姜太公祠AA 姜太公祠位于臨淄城區(qū),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為依托而建,總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太公祠是一組中國傳統(tǒng)的中軸對稱、殿堂廟宇建筑。周文王訪賢遇到姜太公,遂請回拜為太師,尊稱太公望。周武王繼位又尊稱師尚父。姜太公輔佐周王朝滅掉殷商,以首功被分封到了齊國。太公治理齊國,采取“因俗簡禮和通商工之業(yè),便魚鹽之利”等政策,注重農(nóng)、工、商并舉,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齊國很快強大起來。其后姜太公又輔佐周公平定紂的兒子……[詳細] |
太公湖位于風景秀麗的牛山腳下,南依管仲紀念館和自然風景旅游區(qū)馬蓮臺,西連城區(qū),東望“東方金字塔”——田齊王陵,北鄰中國古車博物館。太公湖始于淄河臨淄城區(qū)段綜合治理工程。該工程自2001年10月1日開始動工,于2002年9月20日竣工,并從太河水庫引水充庫,9月28日舉行了隆重的竣工典禮。通過向社會公開征集名稱,區(qū)委、區(qū)政府將淄河綜合治理形成的人工湖命名為“太公湖”。太公湖上下游長2500米,寬30……[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