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湯家山遺址位于奉新縣赤岸鎮(zhèn)街子村湯家山組,地處黃土丘陵山坡地,紅沙質土壤,面積8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原約0.8米。采集的器物主要是陶器殘片,多為印紋硬陶,紋飾主要為網格紋、曲折紋、弦紋等?杀嫫魑镉泄、碗等。發(fā)現綠釉陶片、石鏃、算珠式紡輪等。該遺址發(fā)現器物較多,對了解當時當地歷史、經濟、文化有一定的作用![詳細] |
![]() | 九仙窯遺址位于奉新縣澡溪鄉(xiāng)九仙村王家塅西北100米的山坡上,面積約6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1—1.5米,地表暴露器物殘件較多,隨處可見,主要有:匣體、墊柱、瓷碟、杯、碗等殘片。主要燒影青瓷,胎質較好,釉較明亮。九仙窯遺址于1984年奉新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仙窯遺址是我縣存有的唯一古窯遺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具有較高的文化遺址價值![詳細] |
![]() | 百家垅墓群是奉新縣三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于干洲鎮(zhèn)洪川村羅家組百家垅山中部,春秋至漢朝墓葬。該墓群東西長1100米,南北寬390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分布墓葬數百余座,均為封土堆形制的墓葬,其中有不少大型封土堆,遺址對研究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有一定很大考古價值。1987年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唐懷海禪師從馬祖道一受業(yè),后居奉新百丈寺,傳授禪宗寺院共守的規(guī)則《叢林清規(guī)》,叫做禪門規(guī)式,世稱《百丈清規(guī)》,為禪宗寺院的僧職制度、儀式等作出規(guī)定。設置十務,分司各事;規(guī)定僧侶在修道的同時,必須參加農業(yè)生產,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過農禪的生活!栋僬汕逡(guī)》至宋初就已失傳。以后各寺都有各自的清規(guī),內容不盡相同。到1338年,德輝禪師參照唐宋諸家清規(guī),依托百丈之名,撰成《敕修百丈清規(guī)》,即……[詳細] |
![]() | 江西省國際體育健身運動中心位于奉新縣境內越山腳下,是天然的健身休閑勝地。是集體育運動、家庭旅游、度假、團體活動及會議為一體的健身休閑勝地。景區(qū)周圍山靈水秀,空氣清新,是調整身心的好地方。景點分布:運動中心擁有高爾夫球場、賽馬場、射箭場、沙灘車場、漂流、水上快艇、網球等各種休閑體育運動設施。景區(qū)內的風景幽人,餐飲、住宿等設施齊全,即可休閑度假,又可親近自然,是節(jié)假日休閑的熱門場所。……[詳細] |
![]() | 陶仙嶺旅游開發(fā)區(qū)。在距鎮(zhèn)政府西1.5公里處的陶仙嶺自然風景秀麗,名勝古跡較多,有陶安的試劍石、陶嶺仙蹤、蔣成古寨、儺坊神跡、云霧奇峰等,還有兩大名觀遺址——陶仙觀和錦木觀。由于其位置獨特,歷代名人官吏都視之為風水寶地,歷史名人許振和張勛之墓均葬于此山。此外,其良好的生態(tài)植被環(huán)境對為各類動物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棲息條件和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梢哉f陶仙嶺是一塊未被很好開發(fā)的風水寶地,是旅游投資者的最佳投資……[詳細] |
![]() | 張勛莊園位于赤田鎮(zhèn)赤田村中部,占地約2萬平方米。莊園山環(huán)水繞,景致雋秀,建筑獨特,規(guī)模雄偉。張勛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風云人物,以導演1917年為期12天的清帝復辟而揚名天下。該莊園是張勛發(fā)跡后,在家鄉(xiāng)建造的一座私人園第。莊園始建于1896年,直至1918年竣工,前后歷時29年,花去數十萬銀洋。園內主要建筑有:昆一公祠、資政第、觀音閣、建威第、光祿大夫第、謙六書館、當鋪、膳房、牌坊、張氏宗祠和大圍墻……[詳細] |
![]() | 趙公山風景區(qū) 負氧離子25000個/cm3 不身臨其境難以體會到那種沁人心脾的感受三九寒天,鮮花依然爛漫。景點位置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趙公山……[詳細] |
![]() | 奉新仰天峽漂流奉新仰天峽漂流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羅市鎮(zhèn)和仰山鄉(xiāng),景區(qū)交通便利,因其漂流起點在奉新縣仰山鄉(xiāng)境內,故取“仰天峽”之名。仰天峽漂流距南昌市區(qū)僅65公里,距著名的“禪林清規(guī)”發(fā)源地百丈寺僅18公里,漂流河道長3.9公里,落差近200米,屬于大落差強刺激的雙人自助漂流,是由全國最著名的生態(tài)旅游及漂流景區(qū)開發(fā)商投資開發(fā)。漂流河道兩岸奇峰陡立,苔蘚滿石,起伏跌宕,險峻無比。奉新仰天峽漂流無論是……[詳細] |
![]() | 百丈禪寺座落在縣城西北部百丈山風景名勝區(qū)內,距省會南昌120公里。是中國佛教禪宗“禪林清規(guī)”發(fā)祥地,中國佛教十大古寺廟之一,迄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在中外佛教界素有盛名。公元784年懷海禪師到此主持,創(chuàng)立禪院,制定《禪門規(guī)式》,后稱《百丈清規(guī)》,為以后禪宗寺院的僧職制度、儀式等作出了規(guī)定。。因此佛門又有“馬祖開道場,懷海立清規(guī)”之說。同時他還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農禪并重的體系,讓出家人身體……[詳細] |
![]() | 濟美石坊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會埠鎮(zhèn)西莊村招邊組的南潦河北岸旁,距縣城28公里。石坊于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動工建造,建成于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距今400余年。據《江西胡氏大成譜》記載:此坊是明皇朝為表彰華林胡氏后裔胡士王秀及其祖先胡仲堯、胡仲容兄弟賑饑、創(chuàng)南康橋、造馮川橋、建華林書院修孔子廟等善行義舉功德而修建。濟美石坊平面呈口字型,四方四柱。從每邊看均為二柱五樓,內外一致,總體……[詳細] |
![]() | 華林山浮云宮西面一個幽深的石洞,是晉代蜀道人李八百修練處。相傳,蜀人李八百在此-,活了八百多歲。又傳,唐會昌年間,一位姓龔的奉新鄉(xiāng)民在此洞得《六丁禱雨訣》,每逢干旱,念此訣就會下雨。李八百洞遺跡現仍存浮云山上。史志記載:“此洞穿數十里,與瑞州(今高安)相通,內有石室,淅瀝泉流”。洞口橫石為額,通高1.08米,寬3米,石質堅硬,石色如鐵,上刻“八百洞天”四字。洞口十分狹小,只能側身進去,走十幾步后,……[詳細] |
![]() | 萬年宮牌坊位于奉新縣赤岸鎮(zhèn)華林村灣里組北4000米,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0)。二柱一門三樓兩重檐,兩側有翼墻。磚石結構,高6.48米,寬4米。側翼兩墻各高3米、寬3米。主樓歇山頂,檐下飾斗拱,房柱上有浮雕花飾,嵌“萬年宮”匾兩塊,并刻有“本宮住持游大昌立”、“大明弘治七年申寅歲冬月豎”等題記,主柱下有抱獅石。該牌坊對研究當時道教習俗、牌坊建造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明洪武元年,道士-隱在浮云宮廢墟上……[詳細] |
![]() | 華林書院是江南古代四大書院之一,與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齊名,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十分重要和深遠的影響。公元424年,中華望族胡氏始祖胡公滿第64代孫胡藩,因戰(zhàn)功受南朝皇帝封賜于豫章之西新吳華林(今江西省奉新縣境內),至今已有1581年歷史,海內外華林胡氏后裔共有1800多萬人。華林書院最早是華林胡氏家族私塾,后發(fā)展為華林學舍。華林胡氏俊杰、宋代大教育家胡仲堯將其擴建為華林書院,它是一所家族……[詳細] |
![]() | 百丈禪寺及中國佛教禪守“天下清規(guī)”發(fā)祥地,座落于有“仙源靈境”之譽的江西奉新百丈山,到今已有1200余年歷史。唐代禪宗巨匠懷海在此住持禪法20年,為中國佛教禪宗作出了四大貢獻:一脫離律寺,別立禪居;二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大興農禪之風;三整飭戒行,創(chuàng)立禪門宗規(guī);四禪精慧稈,永續(xù)禪薪。特別是撰修“詔天下僧悉依此而行”的禪門宗規(guī)(即天下清規(guī)或百丈清規(guī))而聲名大振奮,引來無數禪學之人,曾出現“三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