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佛寺坐落在錦州——虹螺峴公路東側(cè),距離連山城區(qū)43公里。在臥佛寺村小學(xué)西面的寬闊平地上,突兀現(xiàn)出一座石巖裸露的小孤山,它南北走向,型似石龜,因此取名龜山。在龜山北面,女兒河水從西向東,蜿蜒流淌。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于是人們就選這塊風(fēng)水寶地建寺院,臥佛寺就建在山北面的0上。據(jù)史料記載,臥佛寺始建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重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經(jīng)“文革”洗劫后,重新修建。
沿著金星鎮(zhèn)臥佛寺村西邊的小路向北走,再沿水泥臺階向左邊的山坡爬上去,一座紅漆圍墻的長方形寺院便映入眼簾,這便是遠近馳名的金星鎮(zhèn)臥佛寺。一爬上臺階,兩根高大的旗桿便赫然入目,每逢初一、十五作道場的時候,五星紅旗便在東邊升起,而五彩(紅、黃、藍、綠、白)的佛旗則在西面升起。深表僧人及信徒愛國愛教的一片赤誠。寺門兩側(cè)各蹲坐一只石獅子,昂著首,目不轉(zhuǎn)睛,恰似精誠守衛(wèi)寺院的衛(wèi)士。山門殿三間,為硬山頂前廊式,檐部斗拱為一斗三升式,拱作卷云狀。廊檐下繪有佛祖出家的故事畫面。廊檐正中,懸掛一幅“臥佛寺”大匾,由省佛教協(xié)會主席趙元題寫。門殿內(nèi),雕有兩尊天神,即手執(zhí)方天杵的亨哈二將。
走出山門殿,一直向北幾米,可見一座“彌勒亭”,亭內(nèi)南面雕塑彌勒,北面雕塑韋馱,皆用檀香木雕塑,上面采用貼金工藝。四壁上畫有持國、廣目、增長、多聞等四大天王。
從彌勒亭再一直向北走幾米,便可見到大雄寶殿門前的水泥平臺,平臺上面端立一個石雕的香鼎,四根石柱支撐一個圓形的石蓋。那鳧鳧的香煙,終日繚繞,真可謂寺小香火盛。香鼎朝南面刻有“佛光普照”四個大字。
再向北走幾米便進到了大雄寶殿,寶殿的北墻下是蓮花佛臺。佛臺上臥著釋世迦弁尼涅磐時的泥塑貼金像。佛祖右側(cè)臥,頭西腳東,身長5.70米,肩高1.60米,頭長1.10米,足長0.75米,左手平放在股間。黑發(fā)金面,雙目微閉,端莊慈祥。據(jù)泰國“臥佛寺”中、英、泰三國文字碑文記載“佛陀八十歲,帶阿難,行化遮波羅塔地,說法度生。于拘慕那迦羅城,婆羅雙樹間,依法進入涅磐……”。佛祖雕像的上面懸掛“得大自在”四個大字,看來佛祖已進入追求的最佳境界了。佛祖的左面有阿彌陀佛,右面有藥師佛。在佛祖的左前方和右前方掛著信徒繡成的兩個幢幡。幢幡的左面有托塔天王,右面有韋馱雕像。殿的西面供奉地藏王、觀音菩薩,西墻上掛著布畫,為十殿閻君,看來人們在揚善的同時從來未忘記懲惡。西墻供奉大勢至、觀音、阿彌陀佛三尊小佛。殿的東面供奉岳王爺和關(guān)帝圣君,東面墻掛著二十四孝圖布畫。大雄寶殿左前方掛有鐵鐘一座,鐘銘文為“錦西縣石王莊子趙家屯敬造,康德四年五月吉日立”。
內(nèi)東西各有廂房一座,為僧人用膳和和住宿之用。在東廂房門外立有捐資功德碑和宣揚佛法的兩個閱刊亭,分別為“覺海慈航”和“臥佛寺法音芳流”。
釋迦弁尼生于公元前6世紀(jì)中葉,他的家族為釋迦族,姓氏為喬達摩。他出家前為迦毗羅兒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凈飯國王的太子,名曰悉達多,母親名曰摩耶。他盡歷人間的苦難,立志使人類脫離苦海,舍去了王族的地位,出家修道。經(jīng)過六年的苦苦求索,終于在菩提樹下成道,歷經(jīng)四十五年時間,在印度中部各地游歷教化,信徒如云。被尊為佛陀(覺悟者),釋迦弁尼即釋迦族的圣人。
臥佛寺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因臥佛具有特色,故又為葫蘆市名勝古跡之一。清朝順治年間舉人張橓曾留下《臥佛寺》詩一首:
遠望招提境,蒼茫夕照間,岡巒環(huán)曲水,戶牖對遙山。
佛自何年臥?僧能終日閑,風(fēng)塵行役客,長嘆惜衰顏。
古老的臥佛寺,愿你給周邊的人們帶來真正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