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山王徐達墓,在南京太平門外板倉村。
徐達,字天德,濠州人。明王朝的開國功臣,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稱帝,以達為右丞相兼太子少傅。在摧毀元朝軍事實力,創(chuàng)建明王朝的過程中,徐達功居第一,被封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魏國公。洪武十八年(1385)二月病故,終年54歲。追封中山王,謚“武寧”。賜葬鐘山之陰,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
徐達墓是目前南京地區(qū)保存完好的明代功臣墓之一。神道長約300米,墓前有:神道碑一、石馬二、石羊二、石虎二、武士二、文臣二。“御制中山王神道碑”,通高8.95米,寬2米、厚0.7米,是南京現(xiàn)存最高大的墓碑。碑文28行,滿行72字,碑文由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撰寫,碑文標有句逗,這在古代碑刻中是極為罕見的。碑下的龜趺長5米,寬2米,高1.7米,形制也較魁偉。石馬的形制與常遇春墓石馬相近,馬足間均鏤空,四足踏于一長方形石座上,馬尾亦垂至地,馬旁的馬官著長袍,頭已殘。馬長3米,寬0.8米,高1.75米。石羊長2米,寬0.65米,高1.4米,四足跪于長方形基座上。石虎長1.6米,寬0.6米,高1.5米,后腿盤曲,前腿撐地。武士左有須,右無須,高2.9米,雙手撫劍。文臣左無須,右有須,高同武士,雙手執(zhí)笏。武士鸞帶上的纏枝蓮花和菱花,文臣袍服上的云鶴、變體如意和壽字,還有纓絡、冠飾等雕鏤十分精細。
徐達墓經(jīng)多次修理,現(xiàn)塊石砌的墓直徑約14米,高2.4米。墳前有其后裔所立的石碑,高1.95米,寬0.77米,上刻“明封魏國公追封中山王謚武寧夫人謝氏之墓”。附近還有他的第三子徐膺緒夫婦墓、長孫徐欽夫婦墓、五世孫徐俑夫婦墓等共11座墓葬。南京市博物館于1965~1983年配合工程進行清理發(fā)掘,出土墓志及文物甚多,如成套錫制明器和金、玉、銅鍍腰帶,不僅反映明代精湛的工藝水平,也體現(xiàn)了當時的喪葬等級制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