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祖廟街道轄區(qū)福寧路東京果街1號,建于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為罽賓國(今克什米爾)僧人達毗耶舍“結(jié)茆講經(jīng)”的塔坡崗“經(jīng)堂"舊址,后來信徒建寺,取名“塔坡寺”。若干年后僧人離去,該寺年久失修而毀。唐貞觀二年(628年),居民在塔坡崗?fù)诔鼋?jīng)堂的三尊銅佛,就地重建塔坡寺,立有“佛山”石榜(原件藏于市博物館),遂得名“佛山”。塔坡寺毀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代天啟七年(1627年)擬重建時,塔坡崗已開辟為普君墟,不宜建寺,遂遷址萬壽坊重建“塔坡禪寺”(又稱經(jīng)堂古寺)。而該舊址則建為東岳廟,又稱塔坡廟,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重修,面積較小,通面寬僅4.58米,總面積不足42平方米,竟分為頭門和正殿兩進,馬鞍式風(fēng)火墻,梁架為硬山擱檁。廟前有水井,相傳是唐代始建時所鑿,井泉清冽,從不枯竭,至今居民仍在使用。在井臺旁的屋墻上,原鑲嵌有唐貞觀二年的“佛山”石榜及“佛山初地”“牧唱遺風(fēng)”石匾等遺物。坊間故有“未有佛山,先有塔坡;不去塔坡,未到佛山”、“佛山肇跡于晉,得名于唐”之說。古鎮(zhèn)佛山曾以廟宇眾多馳名于世,彈丸之地竟有大小神廟148座之多。
祖廟街道:祖廟街道位于佛山市禪城區(qū)東北部,東至桂瀾路,南沿季華路,西以佛山大道為界,北抵汾江河北岸,轄區(qū)面積21.5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下轄64個行政村(居),是佛山市中心城區(qū)的核心街區(qū),是佛山市委、市政府駐地,轄區(qū)集中了絕大部分佛山市級文化、教育、醫(yī)療和社會福利機構(gòu),現(xiàn)為佛山市的政治、經(jīng)濟、商業(yè)、文化中心。 歷史文化深遠(yuǎn)。祖廟街道是佛山的核心區(qū)域,具有千年歷史…… 祖廟街道詳細(x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