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國家森林公園
習水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貴州省
遵義市
習水縣,公園海拔1000-3000米,總面積14027.46公頃,由地域上不相連接的三大片區(qū)組成。其中,中國杉王片區(qū)位于縣城北8公里,面積3702.35公頃;飛鴿片區(qū)和三岔河片區(qū)在縣的西北部,與重慶市江津四面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接壤,距縣城50公里,面積分別為4701.24公頃和5623.87公頃。處于大婁山山系西北坡向四川盆地南緣的過渡地帶侵蝕強烈的中山峽谷區(qū),丹霞地貌發(fā)育典型;雖地處中亞熱帶,因地形切割深,海拔差異大,森林茂密,立體氣候特點顯著。
公園丹山疊嶂,紅崖壁立,懸幔飛瀑,茂林修竹,登臨縱目,蒼山如海,堪稱原始生態(tài)勝地。歷經(jīng)八百年風霜雪雨的神州瑰寶--中國杉王,科學考察與探險運動處女地--猿峒懸谷,舉世罕有的丹霞板狀河床風景廊道--水上公路,普寫偉大革命英雄史詩的紅軍長征四渡赤水鏖戰(zhàn)地。
公園前身是小橋林場,飛鴿林場和三岔河森林經(jīng)營站,1995年,成立習水自然保護區(qū)時三岔河經(jīng)營站成為實驗區(qū),1996年,遵義市林業(yè)局批準飛鴿林場建立市級飛鴿森林公園,2001年,經(jīng)貴州省林業(yè)廳批準中國杉王和飛鴿兩個省級森林公園,2003年,經(jīng)國家林業(yè)局批準進入國家級森林公園。成為貴州北線旅游上可與赤水媲美的生態(tài)旅游區(qū),更是支撐四川南部、貴州北部和重慶西南部交界的“川黔渝生態(tài)旅游三角”核心區(qū)域八大國家級旅游品牌之一。
森林公園飛鴿片區(qū)地文風景資源由各類丹霞地貌組合而成,主要有斷崖、V型峽谷、象形巨石、板狀河床等,出露白堊紀嘉定群巖層,為泛濫性河流相沉積,巖性為磚紅至鮮紅色中厚至塊狀長石石英砂巖,夾紫紅色泥巖。在寨門西北經(jīng)1公里的水溝邊有一厚約4米礫巖層,由礫石及膠溶物組成,巖層為暗炭色,礫石含量占75%磨圓度佳,呈卵形,表面光滑,有條紋色彩,含有其他礦物細脈,構(gòu)成色彩斑斕圖案。礫徑40-90mm,長度可達160mm,硬度6-7,質(zhì)地致密,初步定名為“飛鴿石”,是一種較有觀賞和開發(fā)價值的石類。地質(zhì)構(gòu)造位于揚子準地臺四川臺坳南部邊緣,巖層微向北傾,傾角很小,近乎水平。地形為習水北部侵蝕強烈桌狀中山峽谷區(qū)東段。山脈為NW—SE走向,山谷呈腸狀,時寬時窄,一條小河在磚紅色砂巖上沖刷出平起的板狀河床,長達4公里,形成絕無僅有的“水上公路”。最高海拔1551.7米,最低海拔1170米,相對高差380米。
山體地貌中國杉王片區(qū)地形為習水北部侵蝕強烈的中山峽谷。主山脈走向NEE-SWW。平均海拔1300m-1400m,最高點紅巖頂1756m,最低點石坎河溝中800m,相對高差950m。次山脈紅巖頂、老廟頂、鍋圈巖、龍?zhí)林联{子坪一線是習水河與長嵌溝的分水嶺,出露地層為上侏羅紀和白堊紀。上侏羅紀分布于杉王片區(qū)南部太平村和中國杉王景區(qū),占總面積的7.7%,是曲流河--洪訊平原相沉積物。白堊紀嘉定群分布廣泛,占總面積的92.7%,為泛濫性河流相沉積物,巖性為紅色、紫色砂巖、粉砂巖和長石石英砂巖。由于地殼隆升運動與相對寧靜的交替出現(xiàn),切割侵蝕與側(cè)旁侵蝕重迭發(fā)生,形成較高平緩的平頂山、單面山、開闊溝谷、躺椅式山谷、V型峽谷、象形巨石、丹霞孤峰峰林、崩塌石林、板狀河床等獨特丹霞地貌。
重要的有馬蹄形丹崖的猿洞溝,崖壁高大、陡峭、奇異,溝谷寬敞,形成多重飛流、跌水、瀑布。平緩寬闊的溝谷中森林茂密、原生性強,五仙峰、斷山、母子峰
(又稱情侶峰)、、石坎河谷均為丹崖奇特地貌的集中地?傊,由于地殼抬升運動,侵蝕作用強烈,加上巖石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形成幽深溝谷,赤壁丹崖、比比皆是。
孤峰林立的山崖上,巨石突兀于山坡溝壑間,馬蹄形山各懸于半崖,廊檐式崖洞層層疊疊,丹霞風光奇特、多姿而瑰麗。
山體多呈臺狀及緩斜單面山,由于受平緩褶皺構(gòu)造和河流強烈切割的作用,總體具有山頂平緩、山坡陡峭、主峰山脈走向不甚清晰的特點。嶂谷、懸崖、巖洞、石峰、巖柱、圍椅型懸谷和象形巨石比比皆是,主要有月亮巖、猴血巖、大城門、鍋圈巖、陳家?guī)r、懸方巖、蝴蝶巖、滴水巖、石燕子、飛仙石、薜公巖、張飛巖、擎天柱、鬼谷、雙老石、犀牛入潭、鹿回頭、老鷹巖等。上述三個片區(qū)密集而奇特的年青態(tài)丹霞地貌形態(tài),匯集了迄今國內(nèi)所有類型,堪稱丹霞大觀園,加之以闊葉林為主體的植被覆蓋度大,溪流十分發(fā)育,形成集雄、奇、幽、秀、險為一體的丹霞山水森林自然景觀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