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性色,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黄色亚洲一区网站入口,国产裸体裸拍在线观看,校花高潮喷水视频,天天操,天天摸,天天搞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旅游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為全面推進博物館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在全面總結國家一級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的基礎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于2008年7月印發(fā)了《關于開展二、三級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啟動二、三級博物館的評估工作。
2009年5月,根據(jù)《全國博物館評估辦法(試行)》的規(guī)定,經(jīng)過博物館自評申報,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評估,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專家核審備案,國家文物局研究決定中國長城博物館等288家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按行政區(qū)劃排列共288家。
2013年5月,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名單,廊坊博物館等144家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2018年9月18日,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公布第三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公布顯示,我國國家二級博物館再添86家,總數(shù)達439家。
靖江王陵
  是歷代靖江王的王陵,位于廣西桂林市區(qū)七星區(qū)東郊堯山西南麓,南北15公里,東西7公里,共有王親藩戚墓葬300多座。整個陵園規(guī)模龐大、氣勢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皇陵”之稱,其中有11人葬堯山,有“靖江王11陵”之謂。桂林古稱始安,在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初設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這是桂林城的起源。東漢時改屬始安侯國。三國時先屬蜀,后歸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置始安郡始安縣,郡縣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時桂林被稱為桂州,緣于在此設置的嶺南桂州總管府。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修城于獨秀峰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名臨桂縣,屬桂州始安郡。桂林城逐漸成為嶺西第一重鎮(zhèn)。唐…[詳細]
甑皮巖遺址
  甑皮巖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廣西桂林市甑皮巖路26號,地處桂陽公路與萬福路交匯處,距市中心約8千米,公交車可直達,是嶺南地區(qū)唯一一個國家級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文物景區(qū)。1986年1月28日,-同志曾專程考察。景區(qū)于1978年對外開放,占地50000平方米。甑皮巖遺址包括主洞、矮洞、水洞,洞穴面積約1000平方米,1965年發(fā)現(xiàn),1973年、2001年進行兩次考古發(fā)掘,共出土了成千上萬件石器、骨器、蚌器、角器、牙器和陶器殘片;發(fā)現(xiàn)了中國最原始的陶器和新石器洞穴遺址最早的石器加工場;發(fā)掘了32具古人類骨架,其中大部分為奇特的屈肢蹲葬;出土了古人類食后遺棄的113種水、陸生動物遺骸,其中哺乳…[詳細]
田東縣博物館
  田東縣博物館是一家綜合性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2009年實行免費開放,2013年5月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館內基本陳列分為“化石探秘”、“石出天驚”、“烈火熔鑄”、“橫山古韻”、“瓷器拾零”五個部分,田東縣博物館在宣揚田東的歷史文化,促進田東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是田東歷史文化宣揚教育的主要前沿陣地。開放時間8:30—17:00(周一閉館)…[詳細]
賀州市博物館
  賀州市博物館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賀州市境內的歷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革命文物,紀念性文物的綜合性人文類博物館,館中藏品十分豐富,歷史文物上到中生代脊椎動物化石,下迄清末,時間跨度近三百萬年,且歷代不斷。民族民俗文物類,以瑤族為主,包括其他一些有特別文化內涵的群體,能充分反映賀州市的民風民情。革命文物類從太平天國家民起義運動到新中國的成立,能見證勇敢的賀州人民在革命年代不畏犧牲敢于流血的獻身精神。地點:靈峰山西麓的體育路65號…[詳細]
右江革命紀念館
  右江工農(nóng)民主政府舊址位于廣西田東縣平馬鎮(zhèn)南華路1號,舊址原為經(jīng)正書院,始建于清代光緒三年(1877年),辛亥革命后改為經(jīng)正學堂。是當時浙江陳如金到恩隆縣(1934年改為田東縣)做知事發(fā)動平馬各界人士捐資興辦的一所學堂。書院分前、中、后三院,各院自成體系。舊址占地面積7.336.25平方米,整座建筑古香古色。以550余幅照片、珍貴的革命文物及油畫、圖表、場景復原等,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右江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并取得勝利的光輝歷程,謳歌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右江地區(qū)領導革命斗爭的光輝業(yè)績。以550余幅照片、珍貴的革命文物及油畫、圖表、場景復原等,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詳細]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市區(qū)中山北路96號(原桂北路138號),是一幢面積800多平方米的中式兩層木樓房建筑。過去是黃曠達住宅及“萬祥坊”。1938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派李克農(nóng)到桂林建立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租下這幢房子作為辦公用房。樓下為警衛(wèi)室、值班室、辦公室、救亡室;樓上為秘書室、會議室、機要室、電臺以及周恩來等同志來桂指導工作時的住房。辦事處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直接領導下,遵照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針和政策,為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團結抗日愛國人士支援抗日,作出重要貢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桂林市中山北路96號(原桂北路138號)。坐東朝西,3開間2進,長方形2…[詳細]
靖西市壯族博物館
  靖西縣城的壯族博物館是全國唯一的壯族博物館,早在原始社會壯族先民就在靖西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勞動、生活。1969年考古學家在靖西縣新靖鎮(zhèn)的賓山,發(fā)現(xiàn)了屬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牙齒化石,其體質屬晚期智人階段。境內還發(fā)現(xiàn)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斧、石鏟、石錛等勞動工具,說明這一時期的靖西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鋤耕農(nóng)事,人們的社會生活已從狩獵、漁獵和采集經(jīng)濟發(fā)展到與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并存的時代,部分人類已從洞穴中來到山坡或平原地帶建筑村落。展示著壯族民俗文化腹地的深厚文化積淀和無窮魅力。博物館區(qū)域內的壯族原住居民已在這里生活了一千多年,其特有的自然遺產(chǎn)和鮮活的文化特色,為博物館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特殊環(huán)境。館內展示壯族居民的概況、服…[詳細]
博白縣博物館
  博白縣博物館于1993年5月由縣文物管理所與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合并為縣博物館,是兼有保護管理全縣轄區(qū)內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職能的地方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隸屬縣文化和體育局管理?h博物館位于博白縣人民公園內,始建于1986年7月,占地面積540平方米,建筑面積1080平方米,為兩層仿古懸山頂?shù)鯓鞘浇Y構?h博物館現(xiàn)設置有白州歷史記憶、八桂先驅朱錫昂、南流烽火等三個基本陳列展廳(室)。博白縣博物館現(xiàn)有館藏文物3226件(套),其中有96件(套)為國家珍貴文物。一級文物2件;二級文物10件;三級文物84件。在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中,博白縣被國家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確定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動文物為135處…[詳細]
右江民族博物館
  始建于1985年的右江民族博物館坐落在廣西百色市后龍山頂。博物館建筑面積4261.8平方米,主樓采用壯族古典廊院重檐的建筑形式,獨具民族風格。館內收藏了大量的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物,設有8個展廳,展出面積1507平方米,展品400多件(套)。2001年12月,經(jīng)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吧贁(shù)民族歷史文化陳列”和“民族民俗文化陳列”是右江民族博物館的兩大陳列內容。歷史文化陳列的主要內容包括百色從80萬年前一直延續(xù)到近代的鄉(xiāng)土歷史。它反映了自遠古以來百色的文明發(fā)展進程。館內陳列的舊石器時代的砍砸器、石核、石片、尖狀器反映了我們的祖先在這片土地…[詳細]
興安縣博物館
  興安縣博物館位于興安縣興安鎮(zhèn)三臺路。郵編:541300,1978年成立興安縣文物管理所,1986年更名博物館。隸屬興安縣文化局。興安縣博物館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500平方米米,其中新建鋼筋水泥結構三層文物庫房、辦公、宿舍樓500平方米;新建鋼筋水泥結構,清式硬山翹檐,青瓦屋頂、東西門樓、長廊、水榭和民族風格的歷史藝術陳列室(二層樓)800平方米;利用界首三官堂和千家寺紅軍標語樓,各建了約100平方米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陳列室。開放時間每天上午8:30-下午15:30開放![詳細]
容縣博物館
  容縣博物館是一座以古建筑文物為主,兼?zhèn)鋱@林風光的園囿式博物館,占地18,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80平方米。南臨繡江,遙對都嶠山,環(huán)境幽美。園內氣勢雄峻,高出河岸20米的經(jīng)略臺真武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圍有創(chuàng)建于唐代的面面亭和鐘亭,還有明、清時代的游廊、碑欄以及民國時的涼亭等附屬建筑。經(jīng)略臺相傳為唐代著名詩人元結任容筅經(jīng)略使時所建而得名。館內有藏品5357件,以地方歷史文物為主,其中有新石器時代的石斧、大石鏟和成批出土的滑石網(wǎng)墜。有戰(zhàn)國時代的銅斧、銅鑿和頗具特色的南方少數(shù)民族樂器羊角鈕銅編鐘。有秦代半兩錢和漢至南北朝的銅鼓。有唐宋時代的各式銅鏡、石硯和陶瓷器。有明清以來的銅器、瓷器、玉…[詳細]
合浦縣博物館
  合浦縣博物館成立于1978年9月20日,館區(qū)占地面積2344平方米,綜合大樓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收藏出土、傳世文物5000余件,其中銅鳳燈、銅倉、銅方匾、三足盤等5件隨“國家出土文物展覽“先后到日本、加拿大等國展出。博物館館藏有文物3150件,以漢墓出土文物、清代書畫和扇面為主。其中,以漢墓出土的完好的玻璃杯、玻璃碟、銅屋、銅井、銅灶、金帶鉤、玉壁和傳世的鐵斗、銅鐘等更是珍貴。曾出版《合浦文物簡介》、《合浦文物古跡》、《合浦漢墓出土文物講解》。合浦縣博物館的陳列以《合浦漢代墓葬出土文物展》為主。展廳以木制展板分隔成四個展室,展覽面積238平方米,展品250件,以青銅器、陶器和琉璃、琥珀、瑪…[詳細]
中國紅軍第八軍革命紀念館
  中國紅軍第八軍革命紀念館是紀念鄧小平親自組織、領導和發(fā)動龍州起義、創(chuàng)建紅八軍的專題紀念館。該館位于廣西龍州縣城新街19號,總占地面積4922.5平方米,由中國紅軍第八軍軍部舊址、左江革命委員會舊址、紅八軍革命文物展覽大樓等三個部分組成。館內收藏和陳列著大量的龍州起義、左江革命根據(jù)地及中國紅軍第八軍珍貴的革命文物和歷史資料。紅八軍紀念館自自1985年2月1日(鄧小平領導龍州起義、創(chuàng)建紅八軍紀念日)成立以來,己接待前來瞻仰、參觀的觀眾達100多萬人次。館內的紅八軍軍部舊址原為當時龍州乃至廣西西南地區(qū)有名的“瑞豐祥錢莊”,由一幢法式建筑風格的樓房和一幢中式傳統(tǒng)建筑組成,是龍州起義前后黨的領導機關和紅…[詳細]
橫縣博物館
  橫縣博物館坐落在風景優(yōu)美、綠樹成蔭的橫縣縣城西郊海棠歷史文化公園內。館址曾是淮海書院(明代為紀念北宋著名詞人秦觀在橫州設館講學、施教敷文而建)舊址,故博物館同時冠名淮海書院。橫縣博物館于1991年7月動土始建,1992年5月建成開放,是南寧市第一個縣級博物館。該館為二層半鋼筋水泥結構仿古建筑,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00平方米。內設辦公室、陳列廳、文物庫房,是橫縣文物收藏、陳列展覽、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2009年5月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2010年被評為南寧市文明單位。橫縣博物館館內收藏有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期的各類珍貴文物及標本近千件,主要包括石器、骨蚌器、陶瓷器、金屬器、…[詳細]
金秀瑤族博物館
  金秀瑤族博物館1991年建成,建筑面積1300多平方米。博物館的主體建筑融瑤族民居的吊樓、谷倉、竹瓦等風格為一體。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為博物館題寫了館名。2001年12月被命名為自治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金秀瑤族博物館主體分上下兩層。下層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主要介紹大瑤山的歷史沿革、概況,陳列瑤族古老的生產(chǎn)生活用具和石牌等。上層主要展示瑤族服飾、手工繡品和銀制飾物等。寬敞明亮的展廳,展示了一個遠古的世界:木耙、開山鋤、鐵鍬、禾剪、長砍刀是瑤族刀耕火種的工具。弩箭、鐵貓、竹魚夾、獵鍬、魚筌、撈絞、-、鳥盆是瑤族狩獵和捕魚的古老武器。紡車、紡織布機、舂坎、石齒輪、竹飯盒、背簍、撩錘等瑤族的生產(chǎn)和生…[詳細]
開州博物館
  開州博物館位于重慶市開州區(qū)濱湖中路(市民廣場北面)。該項目投資5000余萬元、占地面積18畝,于2011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2013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基本陳列《錦繡開州》被評為重慶市十大優(yōu)秀展覽,專題陳列《弄潮開州人》獲得重慶市2014年最佳創(chuàng)意獎。整個建筑面積4200平方米,其中庫房面積500平方米,文物保護技術面積200平方米,展廳面積2000平方米,公共服務面積1000平方米,辦公區(qū)面積500平方米,屬于4層框架結構,建筑高度18米。博物館現(xiàn)收藏有文物7000余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520件。收藏文物基本以陶器、瓷器、青銅器、皮影為主,其中青銅兵器、宋代龍泉窯瓷器和清代皮影等較為有…[詳細]
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
  重慶市渝北區(qū)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加掛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位于渝北區(qū)雙龍大道二支巷碧津公園內,是為適應文化遺產(chǎn)保護發(fā)展需要,于2016年在原區(qū)文物管理所基礎上成立的集文物保護、非遺傳承與博物館免費開放為一體的文化遺產(chǎn)保護、研究與宣傳教育機構。中心以保護利用文化遺產(chǎn)、弘揚民族文化為宗旨,依法承擔全區(qū)文物保護管理、文物研究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收集整理與保護、文化遺產(chǎn)保護相關業(yè)務培訓等職責。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建成于1997年,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面向社會免費開放。2015年改陳后設有民俗館和古床館,民俗館以“民俗”為主題,展示傳統(tǒng)農(nóng)耕生產(chǎn)、物質生活、婚俗禮儀和民間信仰等巴渝民俗事項;古床館在博物館婚禮院…[詳細]
白帝城
  白帝城位于重慶奉節(jié)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三峽的著名游覽勝地。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jù)蜀地的公孫所建。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門,留下大量詩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白帝城位于長江北岸,距奉節(jié)城東8公里。它一面靠山,三面環(huán)水,背倚高峽,前臨長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是三峽旅游線上久享盛名的景點。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更是膾炙人口。白帝城的名稱,最早出現(xiàn)于西漢末年。當王莽篡位時,他手下大將公孫述割據(jù)了四川。公孫述在天府之國里,勢力漸漸膨脹,…[詳細]
釣魚城遺址
  釣魚城遺址位于中國西部四川省的合川市,是一處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的軍事堡壘及古戰(zhàn)場遺址。釣魚城始建于南宋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該城址距嘉陵江約400米,城周長20余公里,F(xiàn)存有城墻、7座城門、皇城、皇井、午朝門、元帥府、水閣涼亭、敵樓、炮臺、閱兵場、指揮臺、天池、插旗山、牢房、一字城、水師碼頭等遺跡。在城址內還發(fā)現(xiàn)有唐末宋初的石刻臥佛、千佛巖,以及宋、元、明、清的歷代摩崖題記多處。此外,城內的忠義祠和護國寺內,還存有宋、元、明、清各代的石碑16通。釣魚城遺址的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宋元時期的政治、軍事、建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家文物局)…[詳細]
劉伯承同志紀念館
  劉伯承同志紀念館位于重慶市開縣漢豐街道盛山公園內,于1992年12月建成正式對外開放,鄧小平親筆題寫“劉伯承同志紀念館”館名。紀念館先后兩次擴建,現(xiàn)占地60畝,由主展館和東西部景區(qū)組成。主展覽館分內外兩進院落,內院為陳列布展廳,共有展廳6間,以回廊相連,外院有書畫廳。紀念館西部景區(qū)修建了借遠橋、兵法小品園、劉帥功勛柱石雕廣場、流水松風館等景觀。紀念館前聳立著劉伯承青銅塑像,座高2米,像高4.1米,前下方石梯擋土墻中有大型壁畫《山河頌》鑲嵌藝術圖;在西面的劉伯承元帥功勛柱廣場,矗立著反映劉伯承元帥豐功偉績的8根青石圓柱浮雕。在前院院壩中立有江澤民親筆題寫的“學習劉伯承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思想品德”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