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性色,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黄色亚洲一区网站入口,国产裸体裸拍在线观看,校花高潮喷水视频,天天操,天天摸,天天搞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

諾木洪文化遺址
  諾木洪文化遺址位于青海省柴達木盆地南部的諾木洪鄉(xiāng),是我國解放以后新發(fā)現的一種古文化遺存,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因首先發(fā)現于柴達木盆地都蘭縣諾木洪,故考古學上稱之為“諾木洪文化”。 該文化遺存相當于中原地區(qū)青銅器時代晚期文化,是青海高原特殊環(huán)境下的土著文化。諾木洪文化主要分布于柴達木盆地東南部的諾木洪、他里他里哈、巴隆他溫陶亥、香日德下柴克、上柴克、察漢烏蘇夏日哈、可兒溝等20余處。該文化對我國羌族、吐谷渾文化的研究,有著重要價值。他里他里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諾木洪文化遺址范圍東靠海西哇河,西臨搭里他里哈村,面積約5萬多平方米。遺址由三個小沙丘組成,呈品字形,三個沙丘之間是一片天然廣場。其…[詳細]
蓮花洞遺址
  蓮花洞,在白龍崗的北坡之上,是沿三迭青龍石灰?guī)r的裂隙溶蝕而形成的一個石洞。蓮花洞,四山環(huán)合,石罅多生。昔有僧于洞中得龍骨數斛,號白龍洞。洞前一石,狀若蓮萼,天然自成,故又得此名。清代詩人汪懋麟有“探奇訪古洞,玲瓏若天辟”之句。洞內頗寬敞,其主洞有12米長,最寬處6米左右,最窄處不到3米。洞內曲折深邃,漸深漸窄。另有三個支洞,分別向東、西和中間的方向延伸,深不可測。蓮花洞有雙竇,日夜乳泉,蓮花石佛皆天然自成,乃經數萬年滴水凝聚而成。蓮花之奇,不止洞內。而蓮花之洞口非常奇特,坐落在一塊巨大的飛巖峭壁上面。舊有梵宇,咸豐年間毀為平地,洞旁及山腳下大片碎磚瓦礫,即是明證。《鎮(zhèn)江市志》記載,蓮萼石南面,…[詳細]
盤龍崗遺址
  盤龍崗遺址 新石器時代 潢川 盤龍崗古文化遺址,位于河南省東南,信陽市所轄的豫東南的中心,距潢川縣城西南處30公里的江家集鄉(xiāng)姚樓村。該遺址座落在大別山北麓,緊靠層巒疊嶂的環(huán)山懷抱之中,面臨潢川東干渠、白露河支流,與商城縣的鄢崗村一水之隔。 盤龍崗遺址整體被江、姚鄉(xiāng)級路切斷一分為二,所以近年來又叫前盤龍崗,后盤龍崗。遺址整體呈橢圓形,其間凸凹起伏,盤繞丘陵與平原大地之間,高處似龍頭昂首,低處猶巨龍擺尾,故以盤龍崗而得名。該遺址偏南處有灰坑兩處內涵獸骨,破碎陶罐、蚌殼。西南出土磨制光滑的石斧、石鑿、石箭頭、鼎腿、鬲腿。當地農民在暴雨過后,經常拾到圓形石彈視為龍眼,石鑿…[詳細]
明代遼東鎮(zhèn)長城遺址
  我國歷史上秦、漢、明三次大規(guī)模修筑長城,在錦西境內穿過的是明代長城,又稱“遼東邊墻”,是萬里長城的一部分。遼東長城始建于明正統二年至明萬歷三十七年(公元1437—1609年)。《明史》記載:“故終明之世,邊防甚重。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綿亙萬里,分地守御!泵鞔|東鎮(zhèn)長城西起薊鎮(zhèn)長城交接的山海關北錐子山,北至義縣,東至黑山,轉向開原、昌圖,東南至鴨綠江邊,全長1000余里。 明代遼東鎮(zhèn)長城在連山境內呈西南——東北走向,西南自興城市元臺子滿族鄉(xiāng)入境,經寺兒堡鎮(zhèn)南的歪桃山到老邊,經村北越過山梁入沙河營鄉(xiāng),經水口子西溝過高家屯南山,穿過公路經黃土坎南山到長嶺山。再沿小虹螺山脊轉向正北,在今塔山鄉(xiāng)境…[詳細]
老鼓樓衙署遺址
  時代:南宋至清類型:古遺址地區(qū):重慶市渝中區(qū)批次:第七批 該址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積約6畝,現建筑面積230平方米,該建筑結構為穿逗排架房屋,屋面小青瓦,裝板墻面和抹灰墻面,地面青石、三合土,花格窗、木板門,正堂裝有貼金箔的照面雕花枋,有人物、山、水、花、鳥等雕刻,在室外有貼金撐拱、雀替、看枋、花牙子。該建筑最具獨特的是三波六鋪水,在古建筑上最多見的也只有二波四鋪水,該建筑是目前國內唯一發(fā)現的一處最為珍貴而獨特的古建筑,反映了重慶古代建筑的特色風貌,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建筑藝術、景觀價值。巴縣署,俗稱巴縣衙門,現作重慶市渝中區(qū)的街名。屬西三街街道辦事處轄區(qū)。原縣署前出老鼓樓街一段稱衙門口街,后抵…[詳細]
紅軍挑糧歇息處遺址(黃洋界荷樹下)
  黃洋界上原有的小路叫五里橫排,從這棵荷樹下經過。1928年冬,毛澤東、朱德同志和井岡山軍民挑糧上山時,常在這棵樹下歇腳。當年,井岡山上除正規(guī)紅軍部隊外,另有八百多傷病員,還有黨、政、軍等后勤機關的工作人員,每天需要大量的糧食。但山上“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滿萬擔,軍糧全靠寧岡、永新、遂川三縣輸送”。為了粉碎敵人的軍事進攻和經濟--,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黃洋界崇山峻嶺,羊腸小道,交通十分不便。從山下運糧上山,是一件十分艱苦的事。那個時候,早上下山挑糧,晚上回來,每天往返于山上山下,軍民們挑的挑,背的背,僅一個多月,井岡山上就儲備有三十多萬斤糧食。毛澤東雖然軍務繁忙,但他也堅持和軍民們一起挑糧。有一…[詳細]
古白石縣遺址
  通江縣文勝鄉(xiāng)白石寺村,兩只鳳凰迎面而來,距今1460年的古白石縣遺址就坐落在雙鳳山間。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研究館員白云翔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等專家眼里,“古白石縣遺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研究古代南北方佛、道、儒文化在巴國大融合的重要載體”。日前,省文物局將古白石縣遺址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山林中掩藏秦道漢墓白石寺村地形像兩只鳳凰。走進雙鳳山,只見青石板山路兩旁雜草叢生、林木蔥郁!斑@些道路的歷史,或許比古白石縣還要早!卑资麓宕逯尉w堯從小就喜歡研究白石寺村的歷史,他告訴記者,按照《華陽國志•巴志》、《寰宇記》等記載和老人們的傳說,自秦巴聯…[詳細]
磁州窯富田遺址
  磁州窯富田遺址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qū),彭城鎮(zhèn)的西南部。富田村的南山坡是保存數量最多、最集中、最完善的遺址。磁州窯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瓷窯。磁州窯不僅品種多,產量大,而且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磁州窯系,F存古窯址數十處,在彭城鎮(zhèn)有多處保存完好的 饅頭窯。磁州窯富田遺址博物館大約總占地千畝以上,其中遺址區(qū)近百畝,陶藝家工作室區(qū)十多畝。在磁州窯鹽店遺址,您還可以自己動手做幾件坯胎,這可是一項很有意思的活動。明、清、明國饅頭窯數座,古作坊數行,十幾個泥池和幾個古井。磁州窯是宋代北方民間瓷器的典范,無論在造型或裝飾上都著眼于實用、美觀和經濟。它的產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須的盤、碗、罐…[詳細]
龍灣放鷹臺遺址
  東周時期遺址。位于湖北省潛江市西南角,跨龍灣、張金兩鎮(zhèn),西北距楚故都紀南城遺址55公里。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12�42′,北緯30�14′。遺址分布于東西長12公里、南北寬9公里范圍內,文化層厚約2~3米。是一處以東周楚文化遺存為主的重要遺址群。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共有遺址和墓群35處。新石器時代遺址1處,西周遺址1處,東周遺址22處(其中2處迭壓在新石器時代地層之上)、墓群3處,西漢至宋代遺址8處。以馮家湖為界,分為東、西兩區(qū):東區(qū)為章華臺遺址。以龍灣放鷹臺夯土臺基為中心,由放鷹臺、鄭家湖、水章臺、荷花臺、黃家臺、劉家臺、章家臺、鄭家臺等遺址形成一個遺址群,…[詳細]
老嶺隧道戰(zhàn)斗遺址
  老嶺隧道戰(zhàn)斗遺址,位于通化縣石湖鎮(zhèn)老嶺村南部2.5公里處,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公益村13公里。當年抗聯第一軍奇襲的通輯鐵路老嶺隧道及道口仍然在使用,是重要的鐵路交通線路。另外還有當年日偽時期看守通輯鐵路老嶺隧道的敵人炮樓殘存于此。1938年初,東北抗聯第一軍從遼寧回到輯安境內,會同在該地區(qū)堅持斗爭的抗聯一軍二師一部,以日偽當局正在修建的通化至輯安鐵路工程為重點打擊目標,開展了為時3個多月的破襲作戰(zhàn),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同年3月13日下午3時,楊靖宇率抗聯一軍軍直部隊500多人,兵分三路秘密來到石湖境內的十一道溝,對正在施工的隧道工程現場進行了襲擊破壞?孤摬筷犚宦费杆侔鼑朔ツ緢,解救了伐木工人,一些…[詳細]
樊村涇遺址
  樊村涇遺址在太倉城廂鎮(zhèn)樊涇村小區(qū)西,上海西路北,致和塘南岸。2016年1月,樊涇河北延溝通工程施工發(fā)現。經過2016年初至2017年底的搶救性考古勘探,發(fā)掘出的大型倉儲遺存、居住基址、道路、橋梁基址等,系元代太倉城市規(guī)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遺址是目前除龍泉窯址考古之外,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龍泉窯青瓷遺存,出土150噸元代中晚期精美龍泉窯青瓷器、瓷片,數量驚人。對補充元代龍泉窯青瓷標型器和建立元代龍泉窯青瓷標本庫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同時,樞府瓷、元青花殘片、青瓷點褐彩器,是蘇南地區(qū)瓷器標本的重大發(fā)現!胺鍥苓z址”元代瓷器倉儲遺存發(fā)掘出土的殘瓷器主要是在遺址區(qū)域中轉過程中的損耗品,無論從數量還是種類上…[詳細]
泰安酢坊遺址
  “泰安作坊”位于唐代大詩人陳子昂故里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作坊始建于唐代,建筑面積為929m2,現存古窖池兩處,古井一口,作坊內設施齊全、歷史傳承真實完整,保存完好,至今仍在正常生產。經古窖釀制而成的曲酒,具有中國濃香型白酒寒綠、醇甘、清洌之獨特風味,被中國白酒界泰斗周恒剛、沈怡方稱贊為“中國白酒之典范”。作坊已先后被射洪縣和遂寧市人民政府認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泰安作坊”由清末柳樹鎮(zhèn)開明酒商李明方從古酒坊易名而來,有“舉酒恭祝國泰民安”之意。早在唐代,陳子昂攜古窖釀出的春酒遠赴長安應試,醉倒八方才子,詩圣杜甫為此揮毫寫下“射洪春酒寒仍綠”的千古絕唱。作坊一直傳承唐代…[詳細]
臨池古城遺址
  臨池古城遺址所在的臨池鎮(zhèn)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流長。遺址附近有羅圈地、舊城墻、皮徐廟等遺跡。堯、舜、禹時期至夏朝,為於陵國都城。商朝時,一度為逢伯陵國都城。西周至春秋,一度為扶馀丘國屬地或都城。戰(zhàn)國時期,為齊國於陵邑,秦屬齊郡,西漢置於陵縣,屬青州部濟南郡。王莽新時,改名於陸縣。晉改於陵縣為烏陵縣,尋廢。南北朝劉宋孝武于於陵縣地置武強縣,并置廣川郡。南北朝北魏改武強縣為逢陵縣。南北朝后齊改廣川郡為東平原郡。隋開皇三年郡廢,又別置濟南縣(今鄒平縣好生鎮(zhèn)平原莊)。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武強縣為長山縣,以縣境長白山而取名。長山縣治所從於陵城遷至廣川郡,城廢。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廉士陳仲子就曾在此居住,他…[詳細]
鼎湖沙浦農民自衛(wèi)軍總部遺址
  鼎湖沙浦農民自衛(wèi)軍總部遺址位于現肇慶市鼎湖區(qū)沙浦鎮(zhèn)沙浦村基圍外的沙溪書院,今已無存。1926年4月,廣東省農民協會西江辦事處主任周其鑒和高要縣農民協會主席謝大德等人到沙浦組織開展農-動。沙浦鄉(xiāng)農民協會成立后,為了武裝農會,打擊-勢力,同時組建了有120多人的沙浦鄉(xiāng)農民自衛(wèi)軍,隊長陳福昌,副隊長陳友。農民自衛(wèi)軍的總部設在沙溪書院內。農民自衛(wèi)軍經常在沙溪書院里研究和部署如何打擊-地主豪紳,保衛(wèi)農民協會問題,并經歷了多次戰(zhàn)斗洗禮。1926年8月初,沙浦地主豪紳準備武裝摧毀沙浦鄉(xiāng)農會。為了挫敗敵人的陰謀,沙浦鄉(xiāng)農會和農軍取得了省農工廳的大力支持,聯合了蘇坑鄉(xiāng)的100多名農軍,于8月14日晚攻打了區(qū)長梁…[詳細]
解放連平縣城戰(zhàn)斗遺址
  解放連平縣城戰(zhàn)斗遺址位于連平縣元善鎮(zhèn)(縣城所在地)一帶。忠信解放后,1949年6月2日,連平縣人民政府在忠信長安旅店宣告成立。當月上旬,陳中夫、王彪奉粵贛湘邊縱隊司令部命令來到忠信,召集東二支七團魏洪濤、二團龍景山、三團曾熾輝、三支邱松鶴、連平縣人民政府縣長鄧基等有關單位負責人開會。會上,陳中夫首先傳達了邊縱司令部關于組編邊縱第六團的決定,并指示:為適應形勢發(fā)展,應盡快解放連平縣城,這項任務具體由邊縱六團、東二支二團、連平縣人民自衛(wèi)大隊協同完成。會議接著對解放連平縣城的戰(zhàn)斗作了具體部署,同時決定爭取和平解放連平縣城,由邊縱六團和連平縣人民政府聯合寫信勸降連平縣國民黨政府縣長黃伯強、國民黨連平縣…[詳細]
高筍農民暴動遺址——黃角坡
  黃角坡位于沐川縣高筍鄉(xiāng)張巖村3組。高筍農民暴-動-發(fā)生于1935年5月10日。那時,從江西撤出的中央紅軍正轉戰(zhàn)貴川邊境,準備渡過長江,北上抗日。高筍地下黨組織根據四川省委關于無條件地組織武裝暴-動-,牽制敵人后方、接應中央紅軍的指示,籌劃了這次暴-動-。4月中旬,原中共嘉定中心縣委委員趙啟民(分管-)趙啟民聽說中央紅軍已入川,即找段玉章、張玉清、朱成之等人商議,擬定成立“川南工農革命委員會”和“四川第四路紅軍游擊隊革命軍事委員會”,領導武裝起義。隨之繡制紅旗,刻制圓形印章,發(fā)動部分農民捐獻爛鍋、廢鐵打制一些刀矛,同時還草擬和繕寫布告和標語。5月10日拂曉,暴-動-隊伍100多人集中于黃角坡,然…[詳細]
東城都遺址
  東城都遺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城東,距皋陶墓北約2公里,北傍淠史杭總干渠南側的河套地帶。是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水經注水》:(淠)水“又西北逕六安縣故城西,縣故皋陶國也.夏禹封其少子奉其祀。今縣都陂中有大冢,民傳曰公琴者,即皋陶冢也!薄独ǖ刂尽份d:“咎繇墓,在壽州安豐縣南一百三十里故六城東,東都陂內大冢也”。唐初,六安無領地,南屬霍山縣,北屬安豐縣,故稱在安豐縣南。東城都即《六安州志》所載之“東古城”。同治《六安州志》載:“東古城,州東南十里。”從《水經注》所載的“縣都”,《括地志》所載的“東都”,《六安州志》所載的“東古城”,都證實這里曾是古城址。1982年和1983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講師李伯…[詳細]
東城遺址
  東城遺址,位于安徽省定遠縣大橋鎮(zhèn)三官集油坊村。據明朝嘉靖年間高鶴編纂的《定遠縣志》記載:在定遠東南離縣城50華里的東城遺址;三官集故城遺址,輪廓非常明顯,有內外兩城。內城,東西一華里半,南北一華里,四周城基高出地面-尺,四角城樓高出地面五公尺,四周護城濠深約一丈左右。城址里,遍地是飾有細紋的秦磚漢瓦殘片,城中有古井70多口。農民在城址里挖出許多秦漢遺物,附近農民家里都收藏一些古代器皿。外城也呈長方形,東西三華里,南北二華里,微見斷續(xù)城基。秦磚時見,漢瓦俯拾。古城址四周有許多漢墓,1975年在老尹村東南發(fā)掘一座漢墓,石棺內有寶劍、銅鼎、漢五銖錢,還有王莽時發(fā)行的銅質布錢,面有“大黃布千”四字。1…[詳細]
天朝總圣庫、英王府遺址
  天朝總圣庫、英王府遺址發(fā)現于1975年,在南京三山門(今水西門)內升州路338—360號一帶。天朝總圣庫是太平天國的國庫,原在南京青溪里巷,后遷至現址。原來此處范圍極廣,南至升州路、北至安品街、東到登隆巷、西至倉巷。明朝初期為中山王徐達之別苑,又稱西園,后為桐城吳中丞的花園。清朝乾隆時期為桐城富商姚友梅之宅園。太平天國政權實行平均分配的“圣庫”制度,各部繳獲的財物糧食,均需上繳國庫。軍民所需的衣食物資,均由國庫統一分配。該處作為天朝總圣庫,存金、銀、綢緞等。太平天國后期這里為英王陳玉成之王府,太平天國失敗后李鴻章將此改為安徽會館。1949年以后西部及北邊為南京毛巾廠所改建,南部為南京藥材公司所…[詳細]
麥龍溝遺址
  從西藏札達縣出發(fā),沿著一條簡易公路,在土林中盤旋而上;走完一條干溝,穿過一片荒原,眼前出現了數十座土林遺址和佛塔墻。同行的札達縣人武部政委楊明春告訴我們:麥龍溝遺址到了。據說對這片遺址還沒有人來得及搞清它的歷史,就已風化殆盡,只留下墻基的痕跡和幾座經過風吹雨淋已化為土堆的佛塔,多像人靜靜地來到這個世界,又悄悄地離開這個世界一樣,它只好“來于塵土,歸于塵土”了。有人把札達縣譽為“土林環(huán)抱的地方”,這話一點不假。從縣城到達巴邊防連,這種景象一直斷斷續(xù)續(xù)地伴隨著我們,本以為快到邊界它會漸漸消失,沒想到到了達巴,它又集中起來,成為一組千姿百態(tài)的景象,絲毫不亞于古格王國的恢弘氣勢。達巴邊防連和達巴鄉(xiāng)近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