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性色,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黄色亚洲一区网站入口,国产裸体裸拍在线观看,校花高潮喷水视频,天天操,天天摸,天天搞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之寺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之寺廟篇

冕寧靈山寺
  冕寧靈山寺距冕寧縣城8公里,距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67公里,距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80公里的省級自然風(fēng)景區(qū),是涼山州重點整合的彝!`山風(fēng)景區(qū)的組成部分。靈山寺是涼山州境內(nèi)最為有名的一座寺廟,和赫赫有名的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同屬冕寧縣,位于該縣縣城20公里之外的東部小相嶺西麓深山老林之中,因背后緊靠著的那坐 山門大殿高聳的大山叫靈山,所以叫靈山寺! ∶釋庫`山以靈山寺為中心,規(guī)劃保護面積40平方公里。靈山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是冕寧縣如今規(guī)模最大的宗教寺院。主體建筑大雄寶殿,寬敞宏大,結(jié)構(gòu)莊嚴,前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兩邊是十八羅漢,后殿供奉靈山寺開山祖師梧真和尚楊學(xué)信木刻偶像。面對大佛是坐…[詳細]
南鄭圣水寺
  古老的圣水寺位于南鄭縣城以東約20公里處的漢江南岸。寺內(nèi)龍泉鑲嵌五彩,漢桂流芳溢香,寺前古柏擎天,寺后松濤送爽,景色秀麗,風(fēng)光迷人。因五眼泉水環(huán)繞大殿,猶如“五龍捧圣”,故名圣水寺。圣水寺南依靈泉山,北對漢江,與歷史文化名城漢中隔江相望。本寺歷史悠久,始建于西漢以前,歷朝歷代時有破敗,也修葺不止,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大體為明嘉靖年間的遺存。據(jù)《續(xù)修南鄭縣志》記載:“圣水寺在中七里壩……有青、白、黃、烏、黑五泉。黑泉從佛座下流出,其余在寺東西。故以泉水盛之器中,見者即知某泉之水!碑(dāng)時,整個寺院分為東、中、西三院,中為大雄寶殿,旁有龍王殿、白云殿、娘娘殿、關(guān)公殿,寺后山頂建有望江樓、觀月樓、鎮(zhèn)龍塔,寺前山…[詳細]
普陀山普濟寺
  普濟寺又名“前寺”,位于是國務(wù)院確定的漢族地區(qū)全國重點寺院。其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觀音院”。唐大中年間(847-859年),日僧慧鍔在五臺山請得一尊觀音像歸國,遇狂風(fēng)險浪阻隔,且有鐵蓮花圍船,無法航行,只得上岸,與山民張氏在潮陰洞建此院供奉觀音。梁貞明年間(915-920年),由“不肯去觀音院”擴大為寺。宋朝先后改名為“五臺圓光寺”與“寶陀觀音寺”,香光始盛。宋嘉定七年(1214年),皇帝御書“圓通寶殿”匾額,定為專供觀音之寺院。明洪武十九年(1421年)實行海禁,朱元璋命湯和進山燒殿毀佛;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孝宗嘉慶年間(1522-1566年),普陀山寺…[詳細]
鄭州北大街清真寺
  鄭州清真寺因地處北大銜,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蘭教在鄭州建造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清真寺。鄭州清真寺始于元末明初,位于北大街128號,為鄭州伊斯蘭教傳播發(fā)源地。鄭州清真寺因地處北大銜,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蘭教在鄭州建造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蘭教與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點是民族與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鄭州伊斯蘭教是隨著回族人口的出現(xiàn)而傳入的。唐代,公元7世紀初,管城已是兩京(長安、洛陽)通往沿海各地的水陸碼頭,一些過往的阿拉伯使節(jié)和商人,或寄寓或留居,成了當(dāng)今鄭州回族最早的來源。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兵馬副帥仆固懷恩極其所…[詳細]
福云寺
  榆次河底村北里許處有一土梁名曰大寨頂,為罕山南延之脈。土梁長逾千米,寬約百米,中現(xiàn)兩束,狀如葫蘆,吊于東西走勢形如巨秧之罕山,堪稱“金線吊葫蘆”!敖鹁吊葫蘆”本是吉祥地,其東、南、西三方,又被東之李窯溝河與西之直河溝水交匯環(huán)抱,成“碧水灣懷,玉帶纏腰”與“兩河夾一梁,必出富豪家”之吉祥富貴地理風(fēng)水格局,可謂吉上加吉。自古名山多建寺,吉地亦如此,故人稱大寨頂之“金線吊葫蘆”地舊時亦曾建佛寺矣!然歲月滄桑,時空更疊,寺毀碑失,其史已不可考.三建福云寺  吉地生發(fā)自旺。公元二OO二年秋,善士趙新福、白保云虔心佛教文化,出資四十萬元,在大寨頂?shù)墓潘略窂?fù)建大雄寶殿三間,內(nèi)塑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佛像![詳細]
五臺山殊像寺
  殊像寺坐于山西省鳳林谷口,面對梵仙山,風(fēng)景優(yōu)雅。該寺創(chuàng)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間和萬歷年間重修,與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睺山五大禪處,又為青廟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氣的寺院。殊像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普陀宗乘之廟西面,獅子溝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弘歷陪皇太后到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殊像寺進香,見文殊妙相莊嚴,令人起敬,“默識其像以歸”。佛經(jīng)中釋迦有“東方主尊菩薩是文殊,有時現(xiàn)比丘像,有時現(xiàn)國王像”預(yù)言。而“文殊”又譯“曼殊”,“曼殊”與“滿洲”音近,所以西藏0-進丹書時,稱清朝皇帝為“曼殊師利大皇帝”。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德獅子溝傳言;進而有人就附會說乾隆皇帝是…[詳細]
崇善寺
  崇善寺(第一批省保)時代:明地址:太原市迎澤區(qū)狄梁公街原名白馬寺,后改延壽寺、宗善寺,明代更名崇善寺。崇善寺創(chuàng)建于隋唐之際,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障的三子晉恭王朱棡為紀念其母高皇后,在該寺原址上大行擴建,洪武二十四年修建落成。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部分建筑被火燒毀,現(xiàn)僅存主體建筑大悲殿。大悲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座落在高臺基上,建筑面積900多平方米。瓦頂為黃綠色琉璃剪邊。上層檐下斗栱單翹重昂七踩,下檐斗栱重昂五踩。殿內(nèi)柱子仍襲唐宋舊制。殿內(nèi)設(shè)有天花板,全部采用瀝粉彩繪。周圍檐柱側(cè)腳明顯。殿內(nèi)佛壇上供有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及千缽文殊和普賢三尊塑像,通高均在8米…[詳細]
田莊臺崇興寺
  在廣袤的遼河三角洲腹地,有一座享有“九廟同鎮(zhèn)、五教共處”盛譽的歷史文化名鎮(zhèn)——田莊臺鎮(zhèn)。在田莊臺鎮(zhèn)李陽社區(qū)藥王村有座崇興寺(俗稱“藥王廟”),是一座始建年代不詳,重修于明隆慶、萬歷年間的佛教寺院,距今至少已有450年歷史,是盤錦境內(nèi)最早的佛教寺院。歷史上流傳著“先有藥王廟,后有田莊臺”的說法,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變化,始終香火不衰,聲名遠播。 崇興寺被毀于1953年,改做藥王小學(xué)。2004年,吉林釋慈良法師主持復(fù)建崇興寺,建成天王殿、藥師寶殿和山門;2006年,盤錦蓮華寺釋明圣法師主持擴建崇興寺,年內(nèi)建成寺院圍墻、2座牌坊和14間偏殿;2007年,建成鐘樓、鼓樓和14間偏殿;2008年,萬佛…[詳細]
九華山祗園寺
  祗園寺位于九華山東崖西麓的迎仙橋東,為九華山四大叢林(祗園、東崖、百歲、甘露)之首.祗園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723年),原名“祗樹庵”。清康熙年間(1662-1723年)為化城寺東序寮房.嘉慶年間(1796-1820年)祗園寺住持乏人,庵將傾頹,諸山長老議定迎請禪居伏虎洞二十多年的隆山和尚(1757-1841)來山住持.隆山率弟子大根等人在祗園寺聚眾說法,開壇授戒,大興土木,重建殿宇,其規(guī)模為全山寺院之冠,將一座蕭條古寺變成了“十方叢林遂易今名.同治年間(1862-1874年)住持僧大根重建,增設(shè)戒棚,安單接眾.光緒三十年(1904年)住持僧寬揚募建大雄寶殿,時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首…[詳細]
華嚴寺磚塔
  介紹:華嚴寺磚塔位于懷仁縣何家堡鄉(xiāng)悟道村西2.5公里的清涼山。山分為南北兩峰,南峰海拔1467米,北峰海拔1500米。二峰之間山凹盆地上有華嚴寺遺址?贾畾堅珨啾诤筒糠謿埓嫱舶逋叩,當(dāng)系遼代始創(chuàng),清代重建。寺院座北朝南,全部范圍原有正殿、樂樓、東西廂房等。寺之西北有蹬道,通向山腳,為進入寺院的道路。寺前方靠右散存三件殘石雕像和塔址遺跡。正北山腰開鑿石窟,石窟背山面谷,依巖雕鑿?咔按u砌出前檐洞,外檐磚雕精致,明間上題曰“清涼寺”。石窟的開鑿年代史籍無載,從現(xiàn)存佛像考查,系遼金時期雕鑿。窟門洞上有咸豐八年(1858)重裝題記。至于窟檐洞和磚雕當(dāng)系清代重加無疑。東側(cè)有文殊院遺址。石窟是寺中附屬奉佛…[詳細]
寶坻廣濟寺
  廣濟寺位于天津市寶坻區(qū),是天津地區(qū)、乃至全國地區(qū)的佛教圣地,與薊縣獨樂寺齊名。廣濟寺在中國建筑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不過它并沒有被完全保存至今,而是毀于天津解放前夕。據(jù)資料,寶坻廣濟寺屬遼代建筑,僅晚于薊縣獨樂寺。年齡約1000歲左右,于公元1005年籌建,1025年正式竣工,F(xiàn)存建筑重建于2007年。廣濟寺,俗稱西大寺,位于寶坻城內(nèi)西街。廣濟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三千多平方米。著名建筑學(xué)家梁思成先生曾于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來寶坻勘察廣濟寺,詳細記載了寺內(nèi)天王門、鐘樓、鼓樓、東西配房和三大士殿等建筑。廣濟寺建于遼代。據(jù)寺內(nèi)碑文記載,該寺于圣宗統(tǒng)和二十三年(公元1005年)由弘演法師開山立…[詳細]
青山石屋寺
  石屋寺座落在樅陽鎮(zhèn)郭橋村,相距縣城10公里的青山北麓,因其有一橢圓形巨石,兀立而起,形如屋而得名。晉代清供禪師在此建廟。元代裴仙道在此煉丹,明正德年間,西蜀圓態(tài)和尚重修石屋寺,寺前建有香亭。“文革”期間,佛像被毀,殿宇改作青山林場職工宿舍,1984年該寺主持僧真達維修石屋寺,有殿宇二進,禪房6間,現(xiàn)釋修德任該寺住持。大青山位于樅陽縣城東16公里處的樅陽鎮(zhèn)郭橋村,一峰挺立,山色如黛,因名青山。它北接浮山,南望九華,山青水秀,如詩如畫。這里芳草連綿,雜花滿徑,澗水潺潺,霧靄裊裊,金雞洞、老虎洞,洞壑幽深,鑼石、鼓石、鷹嘴石、獅子石,怪石百態(tài)。登峰遠眺,南面滾滾長江一瀉千里,北面白蕩湖水碧波萬頃,東…[詳細]
安康雙溪寺
  雙溪寺位于今安康市漢濱區(qū)新城辦巴山東路63號,雙溪寺建于何年?《州志》僅言其“在南山下,久廢,新建禪院!薄陡尽芬浴顿Z通志》說“在新城北門外!迸f《縣志》載:“在新城北門東,寺在施、陳二溝之間,故名。有二溪圖,成化間建,名普同塔,筑新城時分一塔城內(nèi)!苯袢硕嘁耘f志所載或者古人所敘東岳泰山廟事“計算”為雙溪寺的“寺齡”。宋紹興四年金人南逼,宣撫使張浚率兵赴援,次行安康,淋雨濘淖弗得進,禱于廟。曾不移刻,祥云披拂,旸谷炳煥,大軍啟行?T唬荷裰`竭敢不報。乃發(fā)錢十五萬,命郡守王彥、西城知縣高楫董重修,承議郎金、均、房鎮(zhèn)撫使續(xù)觱為記。明洪武十一年再重修,明末盡毀于寇。清順治年間建正殿、拜庭。康熙…[詳細]
宜良湯池萬福寺
  萬福寺位于宜良縣湯池鎮(zhèn)涌金山。相傳寺內(nèi)供佛象萬尊而得名。創(chuàng)建失考。明嘉靖間(1522-1566)謫戍云南的楊升庵已作詩《萬福寺》詠之,云:寺臨飛鳥外,樓出掛虹端。山翠沉云暗,湖舟染雨寒。因阿鑿戶牖,依石構(gòu)贊元。雙樹蟬棲穩(wěn),一花人折難。陰霞仍半沒,晚靄試橫看。攸對登高賦,仙毫點筆瀾。天啟六年(1926)立《建殿宇鑄圣像施常住碑引》,今存。清乾隆《宜良縣志》跋語者馬偶步楊升庵先生原韻作詩詠《萬福寺》。乾嘉間邑名士陳達詩詠《萬福寺》云:一山都是石,直上似登樓。樹杪檐層出,巖端路曲周。云連千嶂曉,天朗半湖秋。偶入長廊坐,僧貧院更幽。道光十四年(1834)三月初三日地大震。萬福寺廟會演戲劇,戲臺崩塌,優(yōu)…[詳細]
羅睺寺
  羅睺寺,位于五臺縣臺壞鎮(zhèn)楊林村。坐北朝南,東西長101米,南北寬189米,占地面積1.9萬平方米,創(chuàng)建于唐代,初名落佛寺,宋代維修,明弘治五年(1492)重修,萬歷年間(1573-1620)重修,清康熙時改為黃廟,常住蒙藏喇嘛,F(xiàn)存建筑除東西偏院為現(xiàn)代建筑外,余皆為明、清建筑。三進院落布局,中軸線建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大雄寶殿)、后殿(現(xiàn)佛殿),兩側(cè)建鐘、鼓樓、伽藍殿、祖師殿、金剛殿及僧舍等。大佛殿(大雄寶殿)為寺內(nèi)主殿,石砌臺基,寬15.9米,深16.3米,高1.06米,面寬三間,進深八椽,單檐廡殿頂,其前設(shè)重檐抱廈,殿內(nèi)佛壇上塑有三世佛,前為宗喀巴大師像及八大供養(yǎng)菩薩,均按喇嘛教《造…[詳細]
佛國寺
   佛國寺1995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是世界性的歷史遺跡也是代表慶州的一處遺跡。寺廟本身的秀美及石制文物的杰出的藝術(shù)美已經(jīng)為世界所公認。 佛國寺始建于新羅第23代王——法興王(514-540年在位)15年(公元528年),當(dāng)時稱為華嚴佛國寺或法流寺。以后751年景德五(742-765年在位)時的金大城(700-774年)指揮的翻建工程直至774年惠恭王(765-780年在位)時期才完工。經(jīng)過了17了的漫長工程之后,才開始稱為佛國寺。 經(jīng)高麗(918-1392)時期至李朝時期)(1392-1910),佛國寺經(jīng)過了多次改造,更揚名于世,但李朝時期的1593年即宣祖(1567-…[詳細]
月華寺
  位于曲江烏石鎮(zhèn)蒙里村的月華寺是與南華寺同時同僧建造的。建造時間都是在南北朝時期天監(jiān)年間(公元505-519年),建造寺廟的僧人都是來自印度的智藥和尚。據(jù)說這個大和尚不僅很有道行,而且還是個很出名的“預(yù)言家”,能斷定五百年內(nèi)的世事,有點像中國后來明朝初的劉伯溫。他對弟子說:中國現(xiàn)在正是弘揚佛法的大好機會,不如到中國傳教去吧。于是,他就帶了幾個高足從海上而來。首先到達中國南海(廣州)。廣州光孝寺方丈率領(lǐng)上千僧眾到碼頭迎接,就像國家禮待外國元首一樣隆重。智藥和尚在光孝寺小住了幾天,臨別時,他對方丈說:“我初來貴國,身上別無它物相贈,只此小樹一棵,名為菩提樹。佛陀就是在這種菩提樹下冥思六天六夜后成道的…[詳細]
四恩寺
  四恩寺是廣西唯一出家人受戒道場,華南現(xiàn)代第一大寺。坐落在白云山半山腰處,背靠五嶺山脈的白云山,西江象玉帶一樣在前面不遠處自西北向東南蜿蜒流過。四恩寺的前身是建于1939年春、位于錢鑒的紫竹林寺,因梧州市修建東環(huán)路而搬遷到白云山重建,于佛歷2545年(公元2001年)八月初六日奠基,總投資約7000萬元,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派釋成清大師來梧州指導(dǎo)建寺。規(guī)模宏大的大雄寶殿已于2005年落成,東廂房、西廂房、鐘樓、鼓樓、牌坊、山門、天王殿、法堂、素餐館等將陸續(xù)建成,于2006年9月27日舉行盛大的佛像開光儀式。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為新寺題名“四恩寺”,四恩即報答父母恩、眾生恩、國家恩、三寶恩這四重恩。四…[詳細]
法藏講寺
  上海法藏講寺,位于老西門吉安路二七一號,是上海唯一的天臺宗道場,向稱為上海佛教四大叢林之一。法藏講寺始建于上一世紀。一九一八年,興慈老法師受哈同夫人羅迦陵居士的邀請,由浙江天臺山來上海愛儷園講“天臺四教儀集注”,聽眾踴躍,法筳盛極一時。優(yōu)娑塞沈映泉聞法后,決意挽留興公上人在滬常住教化,因此,在小南門為興公創(chuàng)辦超塵精舍。但屋小地狹,不便信眾問學(xué)。至一九二三年,由白龍山人王震等居士發(fā)起,購得吉安路與東臺路之間五畝余土地,經(jīng)五年施工,建成了法藏講寺。上海的另三大叢林--玉佛寺、靜安寺、龍華寺,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即已修復(fù),對外開放,唯有法藏講寺,恢復(fù)最遲。直到一九九七年,才把全寺的主體建筑收回。由于…[詳細]
靖安寶峰寺
  寶峰寺千年古剎寶峰寺位于寶峰鎮(zhèn)寶珠峰下,始建于唐朝天寶年間(公元749年),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宣宗賜“寶峰”匾額而得名。寶峰寺是禪宗八祖馬祖道一-的重要道場,馬祖真身舍利歸骨之地,原宋代所建舍利塔仍保存完好,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峰寺占地700多畝,建筑面積2萬多平方米,分前后五進,東西兩院,恢宏壯觀,禪意深遠,是江西省佛教文化中心、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全國禪宗樣板寺院。寶峰寺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原會長一誠大師親任方丈,江西省佛學(xué)院亦設(shè)于此,該寺以傳播禪宗要義為-要旨,是國內(nèi)難得的禪宗純修行寺院,其每月一期舉辦的大型公益講座《寶峰講堂》,主講者均為國內(nèi)外一流大學(xué)、知名學(xué)術(shù)機構(gòu)的鴻學(xué)大儒,已…[詳細]